“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产能合作是“十三五”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中资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如何配合国家政策,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双赢?近日,由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和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共同在京主办的“2016(第三届)中国境外中资企业年会”上,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及众多具有海外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中资企业代表,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合作不是转移“过剩”
为什么国际产能合作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点领域?与会专家认为,主要考量就是,“一带一路”中的“走出去”,不应当是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而应是高铁、能源、互联网等这些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适应的高新尖产业。这些高新尖产业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和广泛的就业机会,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组成部分。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会长陈元对这一观点非常认同。他在年会上表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正在成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国际产能合作不是过剩产能转移,而是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把中国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拿到国际市场上检验。
对民营企业而言,国际产能合作也是一种赢在起跑线上的优质选择。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燕国对此解释说,并购、资本投资、产能合作都是民营企业很重要的“走出去”途径,但并购和投资因为涉及较大的资本面,并不适合所有企业,因此,国际产能合作便成了更多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佳途径。
“走出去”营造协同效应
为支持“一带一路”中的国际产能合作,国家给予企业很多优惠政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金融支持。丝路基金监事会主席杨泽军在年会上表示,实际上,丝路基金能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很多帮助。比如,受融资杠杆率的约束,中资企业和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债权较多、股权较少的问题,丝路基金可以通过股权投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搭配,通过直接投项目,或者通过委托的方式进行投资,提高企业投资能力,加强对项目的掌控能力。
“不过,政府还需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认为,国际产能合作也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市场运作原则。他打了个比方:“高档公寓管得好,为什么?服务好。筒子楼管不好,因为没有服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是,通过好的服务营造好的管理。”
但充分竞争不是恶性竞争。杨泽军补充道,海外的环境复杂多样,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评估时要考虑国家整体战略,不要搞恶性竞争,形成“一带一路”的协同效应。
多国抢搭中国“快车”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获得不少欧洲、非洲和亚太国家的支持。俄罗斯联邦驻华商务代表格鲁杰夫就在年会上做起广告,欢迎中国企业到俄开展项目合作。他说,目前交通运输、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是俄罗斯最感兴趣的合作领域,中俄双方的合作正在推进。
安哥拉也想搭上“一带一路”的列车,其投资局局长、国务秘书埃内斯托·曼努埃尔诺·加西亚向到场的境外中资企业介绍他们的招商项目,包括建筑工程、供水供电、海洋经济、旅游业、运输、交通、物流等。
对阿拉伯国家,“一带一路”的中阿合作怎么搞?宁夏大学阿拉伯语学院院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分析,不可否认中阿合作有风险,但风险中也有机遇。中东在国际地缘政治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中东,除了伊朗、土耳其以外,绝大多数国家没有工业,埃及也没有工业,百废待兴,这个和中国有天然的对接和互补。
伊拉克、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代表也在年会上与来自80多个国家的境外中资企业、中资企业代表深入交流,现场一片火热,这也是“一带一路”全球热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