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亲历研究消弭偏见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不了解中国。”说这话的是在中国生活多年、娶了中国妻子的法国人克洛德·杰克。
杰克说,要想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必须沉下心来,认真倾听,虚心学习。于今年初离世的德国民族学家和汉学家南因果(原名英戈·南特威希)可谓个中翘楚。
西藏发生“3·14”打砸抢烧事件时,德国媒体上几乎每天都有对华负面报道,南因果却在一个独立学者网站上发表学术性评论文章,指出西方媒体在涉藏问题上散布种种迷思与谬误。而支撑他发出与众不同的理性声音的,正是深入西藏的亲历研究。
2002年,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那曲县切玛热巴村,南因果与一个牧民家庭祖孙三代8口人同吃同住了一个多星期。他与主人拉家常,帮忙放牧,记录生产奶制品的活动以及妇女手工编织的技术细节。
他还在拉萨会晤了多家学术机构的学者,拍摄了大昭寺屋顶修缮时藏族妇女唱着劳动号子“打阿嘎”的传统工作方式,在色拉寺观摩了喇嘛辩经……
除西藏外,南因果还曾多次深入中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正是这些让南因果不会发表令人啼笑皆非的“高论”,也正是这些让他把中国称为“我的国家”。
让中华文化成为桥梁
学习中华文化,让不少外国友人与中国越走越近。
在俄罗斯汉学家伊萨耶娃家里,寓意“喜上眉梢”的喜鹊梅花造型红木屏风,古色古香的摆件台、梳妆台、花台,形态各异的瓷瓶、瓷人,直顶到天花板隔板上。
这些全是伊萨耶娃随丈夫在中国工作生活16年间“淘宝”的收获。其间,她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历史、民俗,还据此为俄罗斯孩子写成系列中国民间故事读本。
伊萨耶娃说,她有开一家中国民间工艺品博物馆的梦想。“我要把对中国的爱传播出去,越远越好。中华文化需要传播,它太丰富了。”
同样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的,还有在加拿大温哥华华人圈无人不晓的王健。王健原名简·沃尔斯,曾师从柳亚子先生的儿子柳无忌,是唯一一个在加拿大3所高校都获得终身教授席位的教育家。
上世纪80年代初,王健在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任文化参赞。两年间,他拜北京市曲艺团的梁厚民为师,学习快板和曲艺,并请中央音乐学院老师教授古琴和洞箫。
此外,王健和夫人李盈还从事研究翻译工作,特别是把中国的诗歌、寓言和民间传说译成英文在西方出版。温哥华主流报纸《太阳报》曾评论说,“对现在汉语越来越重要的国际社会来说,王健教授是一位先驱,在东西方之间建立了无数桥梁”。
对中国发展寄予希望
在王健看来,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担心和误解是不必要的。“不要忘记,中国在过去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过多次繁荣……现在的中国只是在恢复过去已有的辉煌而已。”
对于中国发展,年逾九旬的巴西老人卡洛斯·塔瓦雷斯的远见卓识令人惊叹。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塔瓦雷斯便对巴西与中国的外贸潜力展开研究。
1990年首次访华做了一个月采访后,塔瓦雷斯连续发表10篇关于中国的文章,在整个拉美地区引起震动。而两年后他再次访华的成果——《中国,21世纪的超级力量》一书,让巴西人觉得有些耸人听闻。10年后,中国真的能成为“超级力量”吗?
“但是你看,现在不是证实了吗?”老人自豪地说。
(据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