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是两会热点话题之一,代表委员和一些会外专家纷纷关注他们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问题。
全国妇联副主席崔郁在接受采访时说,在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中,单独居住的超过205万,对这些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我们要给予特别关注,既要注重缓解他们与父母分离缺乏关爱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又要避免其遭受意外伤害和不法侵害。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曾专题调研过留守儿童问题的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分析说,他们往往显得自立,但心理伤害产生的弊端要等到他们少年时期才开始逐渐显现。亲子长期分隔还会导致亲情淡漠,导致难以弥补的情感伤害。
对留守儿童问题,相关政府部门早已关注到,并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201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综合施策,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其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专家提出的对策归纳起来有两条。一是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城镇化,让他们享受市民待遇,把子女带在身边;二是鼓励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或创业,留在子女身边。这就必须推进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在内的系统改革,推进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
事实上,一些相关部门正在推进相关工作。比如妇联方面正在通过推广小额贷款、巧手编制、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比如,江苏省正在试点社会干预儿童家庭监护缺失,农村留守儿童被列为主要对象。
“家庭核心功能的实现和健全生活应该得到法律的保障,这意味着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要承担家庭健全和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郑新蓉建议,用工单位要把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或家庭维系的成本计算在用工成本中;城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不仅要吸取劳动力的净增值元素,而且要考虑劳动者的家庭要素,特别是子女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