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难民救援、曼谷爆炸抢救……都有华人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异乡聚首为支援,演绎萍水相逢的善与美。
加拿大华人陆女士,孜孜不倦地从事慈善事业40余年,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义工皇后”陆妈妈。据悉,她是当地一家非营利养老院的创办人,凭借卖慈善奖券的特殊技能,20多年累积为养老院募集了上百万元的善款。生活中的她经常到社区组织做义工,儿童医院、敬老院常常可见她的身影。此外,她还曾担任二战史实维护会志愿者,承担了大量的工作,积极地向当地民众讲述日本侵华真相。凭借着对公益事业的热忱和付出,她先后荣获安大略省勋章,杰出义工服务奖等,还被选为多伦多“城市英雄”,甚至以“海伦陆路”为当地街道命名,用以纪念她的志愿精神和行动。
志愿精神不以时间论真假,华人王女士志愿到乌干达,仅在1年多的时间里,就以亲切的笑容,耐心的教学赢得了当地人的喜爱与认可。王女士原是一名幼儿教师,因对黑人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退休后只身来到乌干达,在当地一所华人开办的中学当志愿者,教非洲孩子中文、唱歌和折纸等。因为只有她一位中文老师,她的课程被安排得很满。在克服了语言、教课等方面的困难后,她逐渐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位来自中国的老师。人与人之间的友好让她逐渐爱上了这个陌生的地方,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更让她深深地感动。
要知道,在困难地区做志愿者不是只有“大人”,9岁华人“小小伙”刘桐汐,是肯尼亚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年纪最小的志愿者。随父亲来到非洲大草原,虽说年纪小,能量却不小,他根据野外巡逻时看到的动物,角马、狮子、猎豹、汤姆森瞪羚等,和基金会其他志愿者一起绘制“野保游戏卡”,用漂亮的卡片帮当地孩子记忆各种动物的攻击力、速度、重量等等,让那里的孩子增进对野生动物的了解和保护。刘桐汐的父亲说,让儿子当志愿者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更能让儿子从小就树立起保护动物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