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雾霾,留住北京的蓝天白云,北京市规划委于近日公布,将启动”穿堂风”计划。即打开5条宽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十多条宽度达到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未来形成一套完整的通风廊道网络系统。
5条廊道串起公园和绿地
城市通风廊道又叫做城市风道。在静稳无风、大气扩散条件差的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物易堆积。因此,把郊外的风引进主城区,将霾等污染物吹走成为备选除霾方式之一。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透露,北京市正在利用通风潜力较大地带,完善中心城区通风廊道系统,以提升建成区整体空气流通性。
规划的5条宽度500米以上一级通风廊道串起了北京市多座公园和大面积绿地。包括植物园—昆明湖—昆玉河—玉渊潭,改善西北部通风环境;植物园—西五环及两侧绿化带,改善西部通风环境;太平郊野公园—东小口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北中轴线—后海—北海—中南海—天坛公园—龙潭公园—京沪高速及两侧绿化带,改善中心城区沿中轴线地区通风环境;清河郊野公园—朝来森林公园—太阳宫公园—朝阳公园—东北五环的绿地—东南五环分钟寺—京沪高速及两侧绿化带,改善中心城区东部酒仙桥—CBD沿线地区通风环境;京密高速—东五环及两侧绿化带,改善中心城区东部地区通风环境。
王飞说,除了纵向的一级廊道以外,本市还将有十余条80米宽的二级廊道。记者还了解到,未来还有可能建设三级通风廊道,并且由此形成整个通风“网”。
纵向风道吹起来有劲儿
众所周知,北京三面环山,并不太利于大气流通。那么通风廊道是否行得通呢?记者发现,目前确定的5条一级廊道主要以纵向为主。领域内的专家解释,因为北京冬天主要刮西北风、夏天刮东南风,因此纵向、顺着风向斜着的风道将会最有效地解决雾霾集中的问题,“吹起来最有劲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认为,目前城市群雾霾成片与以前的城市规划高楼集中有一定关系。很多城市的平均风速有很大程度的下降,有的下降10%甚至更多。风速下降后,大气扩散能力也下降。
因此,如果要成“网”,这些划入通风廊道的区域就会被严格控制建设规模。集中建设的“大高楼”几乎不会再出现于通风廊道区域,同时,未来如果有了条件,还将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
生态红线区占70%以上
此外,廊道的建设与市区规划密不可分。王飞表示,北京市区空间将划分为生态红线区、集中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其中,生态红线区约占市域面积的70%以上,涵盖维系本市生态安全底线、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山区、森林、河流湖泊、基本农田等现状生态资源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重点公益林等法定保护空间,这一区域内严格禁止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
王飞指出,至2020年,北京将全面建成中心城区市级绿道系统,形成中心城区绿道网的骨架。绿道主线长度达350公里,包括历史文化精华绿道、城市公园绿道等4类市级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