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2月19日 星期五

“威胁教授被开除”该怎么看?(观潮亭)

熊丙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2月19日   第 07 版)

  据《钱江晚报》近日报道,一名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杭州留学生,因在社交网络上张贴持枪照,并暗示若考试挂科,将让教授体会当年“卢刚的恐惧”。他因此被学校认为是危险人物,被没收枪支后立即取消签证,返回中国。此事迅速发酵,引发各种声音,同情者有之,惋惜者有之,嘲讽者亦有之。

  据报道,该同学坚称自己只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被校方当真,酿出严重后果。如果真是这样,就和早前发生的几名中国留学生围殴虐待一名女同学还自以为是在玩“恶作剧”,却被美国法院判处重刑一样,令人嘘唏不已。有人将这归结为文化和法律差异,是这种差异让留学生“吃了苦头”,其逻辑是,这些行为在国内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包括围殴同学,有的就连校内处分都没有,更别提追究刑责。而其实,这本质上不是什么文化和法律的差异,而是我国学生太缺规则教育。在国内,这类行为被纵容,而到了美国,严格按规则办事的美国学校和司法机关,就不会留情。这不是只针对中国人,美国本土的学生若有这些行为,得到的是同样的处罚。

  在我国学校,如果课堂上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威胁恐吓老师,假如学校要处罚学生,社会舆论很可能指责学校小题大作,而且还会在网上借此发泄对教育、学校的不满情绪,甚至辱骂学校、老师。结果,被辱骂恐吓的老师,反而成了不讲道理的人,而辱骂恐吓的学生,则错以为自己做了很“拉风”的事。而在美国,学校是怎样处理学生辱骂恐吓老师的行为的呢?通常,如果发生这样的事,老师会把学生告上法庭,由法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调查、审理,若事实确凿,法院不但判处学生向老师道歉,缴纳罚金,而且要求其必须用自己劳动挣来的钱去缴纳罚金,而不能由父母代缴。这就是十分严格的规则教育,告诉学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如果做了将由自己承担怎样的后果。

  规则教育,是让学生成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基本教育。当前,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面临诸多现实困惑。一方面,学校办学还没有做到依法治校,校内事务处理,很多时候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行政部门说了算,包括对学生涉嫌违法的行为,也只是学校内部进行处理。考虑到学校的名声和学生所谓的前途,再加上有的学生父母利用各种关系摆平,于是处理往往轻描淡写,甚至不了了之。受此影响,学生缺乏规则意识,就不足为奇。另一方面,社会舆论和学生家长,缺乏参与学校监督、评价的畅通途径,因此,家校矛盾冲突近年来日益加剧,老师在校内正常的批评学生的行为,也会被有的家长夸大为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加之舆论煽风点火,有的学校老师已经不愿意批评学生的不良行为,师道尊严不在,有的学生没有丝毫的敬畏意识,无法无天。就连保护未成年人的14岁以下不追究刑责的法律规定,也被有的问题孩子误读为只要不满14岁,就是杀人也没关系。

  针对未成年犯罪现象(包括杀人事件)增多,舆论又呼吁要严格执法,降低追究刑责的年龄限制,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根本解决之道,是加强对学生的规则教育,这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要让学生在依法治校、凡事讲规则的学校和社会环境中成长。对于这名杭州留学生因恐吓教师而被取消签证一事,需要的是理性的反思,而不是泛滥的同情,以及扯上什么美国人对中国留学生的歧视等等。违反了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这对谁都一样,没有例外,这就是规则教育。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威胁教授被开除”该怎么看?(观潮亭)
中国智慧助力“捕捉”引力波
引力波探测的“中国足印”
中国将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无臂考生参加艺考逐梦
责编:张保淑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