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1月23日 星期六

德国博士高原扶贫15年

陈百惠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1月23日   第 05 版)

  豪格尔帕奈“克隆”的优质的植物品种。
  (受访者供图)

  55岁的德国人豪格尔帕奈是一位生态学博士,世界顶级兰科研究学家。2001年,他放弃德国科学院的工作,和妻子一起去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就职,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植物克隆”的技术,在阿坝高原上繁殖蓝莓、黑莓、重楼等经济作物,给当地农民增收。

  爱情改变了他一生

  1997年,豪格尔帕奈37岁。这年,他与几个日本专家相约来四川考察。这是他第一次来四川。

  爱情改变了豪格尔帕奈的一生。他常说,如果当初没有遇到成都姑娘干文清,他可能早就回德国了。如果不是因为家人在四川,他不可能在这里生活这么久。如今,相濡以沫20年,他已经和这里分不开了。

  每年,他需要往返成都和松潘黄龙约15次,单程约350公里。15年来,他在这条路上奔走了1.8万公里。按照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他已走了一半的路。

  从“保护生态”到“扶贫”

  从“保护生态”到“扶贫”,豪格尔帕奈觉得这是两件“唇齿相依”的事。来到阿坝,他发现黄龙周边有很多贫困的农民,他们世代在这生活,靠摄取大自然的资源生存。特别是牧民放牧,对生态破坏很大。要保护生态,首先得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在豪格尔帕奈到阿坝之前,这里没有村民种植蓝莓,甚至少有人见过蓝莓长什么样子。

  2007年,豪格尔帕奈经过反复考察不同经济作物发现,蓝莓是适合高山地区的植物,且经济效益可观。以前村民种植土豆、玉米,一亩年收入为七八百元,而蓝莓的每亩收益可以达到上万元。

  植物克隆到川西高原

  把蓝莓“搬家”到阿坝高原,豪格尔帕奈选择了一种顶尖技术——植物克隆。

  “克隆技术不是转基因。”豪格尔帕奈说,它们都是从同一个细胞组织分离出来的,内部具有同样的基因序列,母本最好的特性都能在克隆植物身上体现。这在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领域非常具有广泛应用空间,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好表现。

  在黄龙,豪格尔帕奈打算尤其是在高寒地区,用3年时间急速推广5个品种的经济作物,包括蓝莓、蔓越莓、黑莓等。其中黑莓由于不挑剔土壤酸碱性,将在1年时间大面积推广。

  (据《华西都市报》) 

开通微信公号(事件新闻)
别让手机架空了生活(时事点评)
猴年春晚吉祥物发布(焦点瞬间)
新闻点击
德国博士高原扶贫15年
责编:周小苑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