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十三五”规划的蓝图中,生态环保被以空前的篇幅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愿景里。对于2016年开始的这一个5年发展阶段,中国在发展模式和理念上将“绿色”强调为主色调的做法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媒开始对中国近来朝着环保方向做出的艰难转型和对“绿色”发展理念确立的高度给予肯定。
“中国正在规划绿色的未来。”德国《商报》网站刊文称,中国已朝着这个“崇高的计划”方向采取了一些措施,并认为对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的坚持将让中国有机会兑现自己的“绿色未来承诺”。
【“绿水青山”提升发展理念】
“推动绿色发展是经济目标之一,这意味着更加环境友好型的生产与消费。”日本《外交学者》杂志日前刊文,对中国在“政府层面的工作目标”中又一次强调绿色发展战略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事实上,自从2015年中国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更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效平衡”的发展理念后,外媒对此的议论便纷呈不断。中国为什么想要变得越来越“绿色”?国际舆论已给出不少答案。
“自2013年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中国就已不断出台各种措施,使自己逐渐向绿色经济转型。”法国《新观察家》周刊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该杂志引述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巴斯蒂安·亚历克斯的分析称,中国作此战略布局的原因是由于对中国来说,开始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政策“显然是利大于弊的”。
俄新社在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启“生态社会”新时代》一文中也分析,“十三五”规划与此前不同的是“同时从社会与环境的需求出发”考虑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中引入了一种新的生态保护的价值观,摒弃了过去‘一切从环境中索取’的粗放的发展模式。”
“中国向清洁绿色的经济模式转型,对于环境保护和全球能源市场都有重大意义。”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文表示,在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下仍能重申对绿色目标的承诺,这是因为“中国领导人要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该杂志也展望了“十三五”期间中国实现“绿水青山”可能采取的举措,称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将致力于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的使用,“继续经济再平衡”。
瑞银集团(UBS)指出,中国政府首次将绿色发展作为“关键指标”,显示中国近些年的环保意识在增强。它认为,外界期待中国政府未来“引入鼓励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的财政激励措施”。
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则引述美国经济学家劳伦斯·布拉姆的观点预测称,未来5年中国的优先任务是改善环境,这里面包括“发展高效可再生能源和智慧城市”。
【制度创新开启“生态时代”】
绿色生态目标走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前台”,同步要求的就是治理手段与能力的提升。英国《卫报》日前在一篇《界定下一个10年的5个伦理问题》的预测文章中称,中国已经到达了“环境污染的爆发点”,并分析称,“从自上而下、提供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工程解决办法,到强迫地方政府和业界采取行动,中国接下来的步骤将受到密切关注”。
这样的判断很大一部分是基于这个冬天中国严重的雾霾污染引起的“震动”。路透社近日报道,占中国总发电量3/4的火电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源头之一。然而,该报道称,要对能源领域实施严格的环保政策却是治理雾霾艰难的“薄弱环节”。
对此,中国政府倒也并非“无计可施”,而是“主动出击”,采取了一系列更具创新性的环境治理举措。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未来减排将更多地取决于能否成功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体制。该报称,只有转向使用绿色能源的激励措施或其他改革措施到位,才能使企业购买和出售碳排放指标的做法发挥作用。
“中国正在通过几方面努力改善环境,包括扩大可替代能源市场规模,减少供给侧污染,在一些地区推动环保型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绿色金融。”日本《外交学者》杂志刊文称,随着中国开始实施更加严格的新环境保护法,地方政府也加大了环保规定的执行力度。
该杂志还称赞了中国提出的“绿色GDP”评估机制,认为对于一个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说,一个“统一、可量化的绿色实践目标”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方式也“将会计算环境退化所带来的成本以及自然资源的价值”。
新加坡《联合早报》则认为,为了确保环保的动力,中国高层“将环保工作的表现纳入官员的考核系统中”,这样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目标的实现也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日本《朝日新闻》发表社论称,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必要的过程,并且中国应该建立一个“民众、企业、司法机构和政府全面协调的机制”。
【环保产业提供增长“新动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法国《新观察家》周刊称,对生态灾难心生抱怨的不仅仅是普通民众,空气污染同样也会吓跑投资者,而“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意识到可再生能源很可能会给它带来很大的机遇”。
环保产业能给中国“新常态”模式下的经济增长带来多大动力?
英国《卫报》网站日前的报道称,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在2015年创下1100亿美元新高,同时水力、风能、核能及太阳能等低碳发电总量增加了20%以上。英国《独立报》网站也刊文指出,中国的节能减排计划致力于“到2030年将中国的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中国如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和风能的投资者。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5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将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投资总和的一倍。”《新观察家》周刊预测。
在美国《一周》周刊看来,中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新承诺意味着“即使经济提速,增加的需求也将来自于更为绿色的能源”。该杂志也指出,中国拓展绿色能源使用的步伐十分迅速,但大部分新增能源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初期阶段,而“将这些能源连接到电网并令其可以被消费将是巨大的挑战”。
英国BBC中文网引述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研究员萨姆·杰尔的话称,多数对中国情况不了解的人还搞不清中国政府致力建设低碳经济的雄图大志,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投资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并也在向世界提供相关技术。
比如,中国当下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崇”就被外媒认为是一种双赢的举动。俄罗斯《消息报》报道称,为改善空气质量,中国的大城市“鼓励居民购买电动或清洁能源汽车”。法国《挑战》周刊评论道,“此举能给中国带来双重好处:通过限制普通汽车的使用来减少空气污染,同时又能瞄准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