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妈祖诞辰等喜庆的日子里,深圳盐田沙头角沙栏吓村总是一片灯火辉煌,五颜六色的鱼灯便会亮起烛火,舞动起来。这便是沙头角的鱼灯舞。
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为广东新安县(现深圳市)沙头角沙栏吓村创演,流行于沙头角、盐田及香港新界的担水坑、岗下新村等地,表达了渔民们祈求妈祖女神保佑丰收和对美好生活的企望,是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
凸显当地民俗风情
沙头角鱼灯舞的道具制作精巧。鱼灯都是先用竹篾扎成鱼的形状,糊上纱纸,用元粉、牛皮胶和颜料画鱼,再涂上桐油,在鱼腹之下装一条20厘米长的小棍,举棍起舞如海中鱼群一样穿梭。传统的鱼灯舞共有25条鱼,如今精简为18条。
鱼灯舞是广场男子群舞,专门在晚上表演,场上有四根龙柱和绕场蓝色水布,以仿海底世界。鱼灯舞依靠锣、鼓、钹、高音唢呐、低音唢呐和螺号来伴奏。表演时不用灯光,观众利用龙柱和鱼灯里的蜡烛光芒,看到“海底”各种鱼类在舞蹈,如美丽的红鲤、机灵的沙鸡鱼、蛮横霸道的黄鳢角……演员们以低马步俯身曲背运行穿插,生动表现鱼儿喜怒哀乐的情绪,呈现出丰富的舞蹈情节。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种鱼类在海底自由自在地生活;第二部分是恶鱼黄鳢角欺侮众鱼,追赶吞食;第三部分是众鱼团结反抗,打败恶鱼,重新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舞蹈中各种鱼是寓意一定社会角色的:黄鳢角象征海盗,任意欺压渔民;众鱼象征广大渔民,不畏强暴,向往幸福生活。
沙头角鱼灯舞是一种颇具岭南特色的广场舞蹈艺术。专家评价说,“沙头角鱼灯舞”不仅传承了客家传统民间文化,文化元素突出,而且舞姿独特、观赏性强,凸显了当地的民俗风情。2006年,“沙头角鱼灯舞”通过了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2008年,“沙头角鱼灯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老艺术重放异彩
然而,随着鱼灯舞老艺人们陆续谢世或旅居海外,没有任何乐谱资料和录像资料的鱼灯舞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1999年,吴天其成为沙栏吓村的村委会主任后,当即发动村民对鱼灯舞进行挖掘和整理。他首先组织健在的3名老艺人吴观球、邱煌生、吴亚九回忆鱼灯的造型、动作、伴奏音乐,搜集“鱼灯舞”有关实物和资料,并按传统鱼具制作方法寻找艺人扎作鱼灯道具、整理乐谱和舞步。通过整理和排练后,动员村中青年加入鱼灯舞队,把鱼灯艺术传授给他们,重新组成了沙栏吓鱼灯队。经过众人的努力,2003年中秋节,沉寂了40年的鱼灯舞在中英街回归广场隆重上演,传统的鱼灯艺术重现异彩。
沙头角鱼灯舞以其独特的浓厚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曾被邀请到广州、佛山、惠州、香港等地演出,是沙港两地文化传递的使者。2013年2月,来自中国深圳的花车巡游队在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厅港口街亮相,走在巡游队列最前面的正是沙头角鱼灯舞巡游方阵。
2012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盐田区非遗保护办合作,建立了“非遗文化志愿服务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观球定期到深职院传授鱼灯舞,培养学生传承人。沙头角鱼灯舞是随着客家人的南迁来到深圳落户的,如今,这门古老的文化艺术已经后继有人,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舞台上重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