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深圳原住民称作“做年”。“做年”的“做”字,道出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含义,它既包括“过新年”“贺新年”的意思,又有一层“做”——忙碌的愉悦。无论是当地的广府人、客家人,还是潮汕人,都在忙碌中享受着过年的热闹和欢乐。深圳在东晋时置县,至今有1680多年的历史,因而,深圳人的年味很传统;由于深圳毗邻港澳,受海外文化影响,所以,深圳人做年又很时尚。
◉入年卦,忙洒洒
深圳素有广府、客家两大民系,拥有白话和客家话两大方言族群。深圳传统做年从腊月廿四始,正月十五止,节庆长达20多天。
腊月廿三,是“小年”节,旧有“官三民四疍五”(即官府以廿三、平民以廿四、水上居民以廿五为节)之说。清康熙《新安县志·风俗》(深圳旧称新安县、宝安县)载:“十二月二十四,为小年,晚祭灶。”早在300多年前,深圳却从腊月廿四“入年卦”。自“小年”始,男人就忙于办年货、置新衣,宰三牲,祭灶神,然后带着子女行花市,买(写)挥春(对联)、灯笼、桃花、年橘装饰家居;女人忙于“大扫除”、做年糕、打米饼,民谚云“听到打饼声,知道过年来”。如今,时尚人士趁年尾商场打折,去香港“扫货”,结伴团购高端时装和食品;青年人则敲锣打鼓,练麒麟、舞狮子、习龙舞、耍鱼灯,人人动起来,家家“忙洒洒”(客家话,指忙忙碌碌)。越忙,越有年味。
◉洗吉水,祭先祖
清康熙《新安县志》载:“除夕,先洗澡,换桃符,贴金钱,燃灯,烧爆竹,为酒以守岁。”
古人造的“年”字,是倒挂谷穗的象形字,也就是说在粮食丰收之时,人们不忘上天的赐予和神明的庇佑。深圳风俗中,大年三十下午,由长辈领着子孙,带着三牲、糕点供品和香烛,到祠堂敬拜祖先。祭祀前,全家得洗“年香水”,又称“大吉水”,也就是把石姜蒲、柚子叶、香芒草和青竹叶等,放进一大锅水、烧开兑凉水洗的药浴。“年香水”洗后醒神、清爽,至今仍有不少家庭坚持。洗涤后的祭祖仪式是庄严肃穆的,一年一度的隆重感恩无疑让族人世代重视和承袭这种民俗文化。
祭毕,家人相聚向长辈拜年问好,长辈给儿孙“利市”红包,祈求大吉大利。然后入席吃团圆饭。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去酒楼包酒席,或者定做“大盆菜”送到家里来,在家中围炉而吃,既亲切热闹,又省却了厨房劳碌之苦。
◉新年始,挑“新水”
大年初一凌晨,不少人到弘法寺、东山寺、凤凰古庙甚至香港黄大仙祠争相上新年的头炷香。民间非常重视这一天穿新衣新鞋,戴新帽,寓意面貌一新,甚至连喝的茶水都要新鲜煮泡。早时,深圳的妇女起得特别早,去井口河边挑满一缸水,取“新水活力”之意。隔日茶、水全倒掉,重新煮一壶开水。如今城乡用上自来水,但还是有人清晨上梧桐山、羊台山或其他大山取回山泉水,用作新年沏茶、煮饭、煲汤之用。
“新年流流,唔瞓(不睡)懒觉。”这一天,全家起早床。起床之后不能再睡,否则穷困一辈,故有新年“卖懒歌”传唱。洗漱完毕,向家中父母长老问安:“新年早晨!”这天忌扫地,庭院门口满地炮仗纸屑留着,让它红旺下去;有垃圾不去倒,怕倒掉财运。如有果皮、瓜子壳、糖果纸屑,要包好放在屋里“聚财”。人与人之间互相致意问好,陌生人相遇到也点头有礼。年轻人更为时尚,用视频、QQ问候,用短信、邮件和微信拜年。
◉年初二,兜利市
深圳有句俗话说“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人拜人,即拜年。年初二是“开年日”。按传统,主妇们一早忙于中午的“开年饭”。因为初一,许多人家往往吃得素一些;到初二,开年饭又讲究丰盛起来。私人店铺开门做生意,老板请伙计围坐一起吃“开年饭”(也有在正月十六的)。店主拜过财神爷,吃了“开年饭”,希望新的一年生意兴隆。
出嫁的妇女在开年饭后携夫婿、子女,带着活鸡、猪肉、糕点“转外家”拜年。人们开始探亲访友,拜年祝福。“恭喜发财,利市兜(拿)来!”这是深圳当地人一见面的幽默拜年语。除了已婚的人给拜年者的孩子派“利市”外,对未婚大龄青年,照样给他们派。“利市”本意是图个吉利,不关钱多钱少,心意到了就成。上门拜年,探亲访友,传统礼俗须带上手信,比如送上蚝豉、腊肉、腊肠、年糕、米饼、煎堆等土特产及酒水茶叶。曾经有段时间,人们喜欢送曲奇饼、进口水果和老年保健品,但近年又恢复送去自己养的鸡、自己种的菜、自己做的糕点米饼。这样,吃得亲切,更有味道。
◉舞龙狮,看大戏
拜大年,行花市,逛大街,看舞龙舞狮舞麒麟表演。深圳有“东麟西狮”之说,大体是东部客家地区舞麒麟,西部白话地区舞狮子。新年期间,各村麒麟队、舞狮队纷纷到同宗同姓的邻村拜年,联络情感。客家人有麒麟送福入屋的习俗。麒麟从村头舞到村尾,一家一户拜年,屋主鞭炮欢迎,麒麟低着身子慢慢进屋,到厅堂、厨房拜一拜,祈求五谷丰登、丰衣足食。
深圳当地人喜欢在春节睇大戏。睇大戏就是看粤剧,许多村子在节前就搭好戏棚,请来广州、深圳戏班大佬倌,传统粤剧《六国大封相》《碧天贺寿》《天姬送子》《八仙贺寿》等连演五六晚,村民过足戏瘾。
不少深圳客家人,喜欢新年对山歌,“赴歌墟”摆山歌擂台,龙岗墟还有独特的“龙岗皆歌”唱法。沙头角的鱼灯舞,春节期间为中英街两边居民表演。盐田与南澳渔民,把水上迎亲习俗变成陆上迎亲舞,在春节巡游表演。龙岗布龙舞和平湖纸龙舞在当地或被邀请到邻近地区演出。
深圳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东部华侨城及蛇口海上世界等著名景点,更是以温馨而热烈的民族民俗节目,吸引数十万游客和数百万外来建设者,相聚深圳欢欢乐乐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