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写过欧洲,视角不尽相同。《阿尔萨斯的一年》有点特别,算不上风情游记,也不是深刻的人文哲思,它的特色在于生活化。申赋渔与申杭之父女交互写作,为了区别两位作者的内容,父亲的文字是惯常的黑字,女儿的则用绿色标示,欧洲的这一面与那一面,奇妙地融合。左眼清新、右眼沉郁,读《阿尔萨斯的一年》,看到更亲切、生动的欧洲。
2011年,申赋渔成为《南京日报》派驻法国的记者,妻子是大学老师,来法做访问学者,12岁的女儿杭之随同父母游学,一年的时间,不多不少刚刚好。一个家庭的国外“慢游”记录,没有走马观花的仓促,没有离国去乡的隔膜,不疾不徐,潺潺诉说,悄然进入了“他社会”的日常,或许就是这趟旅行得以跨过私体验界限、引起读者共鸣的原因所在。
杭之写下了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艾丝波娜纳蒂中学上初一的奇葩学校生活。她文笔扎实,不幼稚、也不故作深沉,就是自自然然地说啊说,浅淡的嫩绿,如小芽儿钻出土壤,摇曳在雪白的纸页上,显露出一种天然去雕饰的宁静单纯。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喷笑,不是因为她写得搞笑,而是故事里的人和事有真意思。
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做老师的都会偏头疼吧?法国人的散漫原来是从小炼成的。一堂课就甭想安安稳稳地上到底,总是会被叽叽喳喳的议论和自由自在的打闹给打断,老师气急败坏地嚷嚷“这是我见过最差的班”,果真如此吗?隔壁班说,“本纳莘夫人也这么说我们呢!”男生们很无赖,说脏话、乱插队、考试作弊、拦着人要钱买零食,甚至因为调皮放火烧掉了体育室和草坪;可是他们莫名其妙地又很绅士,跟陌生人热情地打招呼,称呼女生为“小姐”,欺负女生会受到全体鄙视,真是奇妙的矛盾综合体。书里最好玩的部分,是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青葱爱情,小小的年纪,男生和女生已经开始为爱苦恼了,小男生捧着玫瑰花,在校园小径上向心仪的女生单膝下跪求约会,最终还是被拒绝了,真是个浪漫、悲伤的故事啊,原谅我不厚道地笑了,哈哈。
与杭之轻松的学校生活不一样,申赋渔以记者身份观察的欧洲要沉重许多。就像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里表现出的恋恋不舍,欧洲最好的日子已然随着旧时光成了泛黄的记忆。申赋渔漫步在法国的街头,街上似乎总是有很多人,很多的失业者和游行示威,欧债危机的影响在持续,整个欧洲都在担忧未来,不仅是阿尔萨斯,在柏林、在布拉格、在苏黎世、在巴黎和布鲁塞尔……申赋渔遇到许多抱怨的人,还有很多在那里打拼的中国人,每个人都在为生存而努力。幸而人们大多乐观开朗,他们很快抛开忧愁,喝着啤酒、晒着太阳,开始聊家里的狗和孩子,还有周末打算去哪里玩。欧洲最美的不是大城市,而是广阔的乡村,与世无争,静谧闲寂。欧洲人顽固地保留着小资小调的生活气息,何尝不是一种把时光留住的最好方式?
两位作者的角度不同,并没有让全书结构突兀杂乱,反而有一种水乳交融的和谐。“布拉格的基调彻彻底底是卡夫卡的小说”,这句话出自12岁女生之口,我简直是惊艳,待看到后半部分“布拉格:风情与人情”,申赋渔说卡夫卡赋予了布拉格灵魂,我恍然明白杭之的话的由来。父母与子女的影响原本就是点滴的长久浸润。将来,我也要带一家去欧洲慢游,和我的孩子一起去看望梵高,叩访加缪,拜谒莎士比亚,和他一块儿写一本书,那或许是孩子成长岁月里最幸福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