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1月01日 星期五

去产能:做做减法更健康(开局之年5件大事①)

本报记者 罗 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1月01日   第 02 版)

  程硕作(新华社发)

  编者按:

  就在2015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国人民发表了2016年新年贺词。习近平说:“2016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未来5年我国发展的方向”。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开局之年5件大事,关乎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关乎能否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第一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报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细说五大攻坚任务的内涵、实现的路径,以及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着力点。

  

  近年来,产能过剩愈来愈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大痼疾。在政府确定的2016年五大经济任务中,“去产能”居首位。专家指出,当前大量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挤占了宝贵的经济社会资源,挤压了新兴产业的生存空间,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从供给端做减法,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清理“僵尸企业”从市场上退出,减少无效供给,切实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僵尸企业”苟且偷生

  钢铁卖了白菜价、煤价跌落到历史低点……如今许多行业出现的怪现象都是产能过剩造成的。以产能过剩的“重灾区”钢铁行业为例,目前中国钢铁产能超过11亿吨,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另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今年1-10月,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720亿元,亏损面达47.52%。

  除钢铁外,工信部副部长冯飞透露,目前还有很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包括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上述行业中的一些企业在A股市场上成为苟且偷生的“僵尸企业”。数据显示,目前266家“僵尸”上市公司中,包括197家以钢铁、有色、造纸、纺织、船舶、石化、化工、机械、水泥、煤炭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公司。这些“僵尸企业”因效益不佳,主要依靠银行支持和政府照顾勉强生存。

  此轮产能过剩有主客观双重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刘卫民分析,在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虽然早就提出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但这个过程始终没有彻底完成,过去钢材产能扩张是与粗放式增长相匹配的,一旦钢材需求发生阶段性改变,必然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暴露出来。

  此外,“在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总体产能规划失效的影响下,产生了相当一部分所谓的‘统计外产能’,加重了产能过剩问题;‘僵尸企业’不愿意退出生产,在其中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刘卫民指出。

  从供给端根治顽疾

  产能过剩危害对象首先是企业。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386.8亿元,同比下降1.9%,已是连续6个月下滑。其中产能过剩行业利润下降明显。

  坏企业也拖累着好企业,“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产能过剩行业表现明显。专家指出,因整个行业产品供过于求,产品价格回落,好企业的效益也难以保障,企业发展创新后劲不足,最终不景气波及到整个行业。

  产能过剩还造成很多资源浪费,引发一连串社会问题。人力资源方面,因产能过剩企业普遍效益低迷,人力资源需要优化,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冗员安置问题;信贷资源被占有也破坏了健康的金融环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介绍,一些过剩行业中,效率低、负债高的企业占用了大量信贷资源,而银行担心信贷风险还不得不给予续贷和更多支持,形成了吸金黑洞,导致行业内一些效率高、负债率低的企业却得不到应有的金融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难以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专家呼吁,中国经济多次发作的产能过剩顽疾再一次提醒大家,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满足需求端,盲目扩大生产上了,必须尽快从供给端调整结构,减少无效供给,提高有效供给,从“去产能”入手根治经济顽疾。

  使好“破与立”双手锏

  “去产能”牵涉多方利益,比如产能过剩企业的负债问题、职工安置问题、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下降问题,等等,诸多棘手难题都使化解产能过剩成为一场难打的硬仗。

  专家认为,打好这场硬仗要处理好“破与立”。“破”是指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那些低附加值以及能源消耗量大的、没有核心竞争力和先进技术的僵尸企业,必须退出市场。

  对于亏损企业和僵尸企业,国务院要求,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3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最近,国家还推出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退出过剩行业员工社保安置,推动“僵尸企业”退出。

  “立”则是“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这是2015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去产能”的思路。“去产能也可以是‘立’,即通过并购重组重塑企业活力”。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在去产能的过程中,要把增强企业活力放在突出位置,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业法制,切实发挥企业家的重要作用,着力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环境。

去产能:做做减法更健康(开局之年5件大事①)
融安金桔农博会上受热捧
资讯快递
“新东北现象”如何破题(市场观察)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