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卢新华:

让身心获得“第三次解放”

赖海隆 李弘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2月28日   第 06 版)

  图为卢新华在游轮上与人们交流。
  赖海隆摄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一艘夜航的悉尼游轮上,笔者第一次见到卢新华。

  当时,身穿白色衬衣的卢新华拿着话筒在人满为患的船舱里说了些什么,但声音很快被鼎沸的人群吞没了。

  两天后,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会长许耀林在悉尼唐人街的一家中餐馆里安排笔者与卢新华见面,笔者由此得知他这次是应一家华人基金会的邀请,来澳洲推动一个名为“主题公园”的文化建设项目。

  “不过,我真正想做的是,希望能在海外建立起一个所有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家园。”卢新华坦诚地说道。

  1978年8月,作为复旦大学大一新生的卢新华因在上海《文汇报》发表短篇小说《伤痕》而一举成名,并由此引发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伤痕文学”思潮。1982年大学毕业后,到上海《文汇报》担任一名记者。

  不过没多久,卢新华先是辞职经商,更在1986年9月出国留学,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卢新华在大陆公众视野里消失。

  谈起这段经历,卢新华用苏东坡那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解释说:“离开中国,是为了看得更清楚。因而决意要去国外换一个新的视角来厘清‘文革伤痕’的宿世因缘。”

  到了美国,卢新华一切荣誉归零。他曾蹬过三轮车,卖过废电缆,做过金融期货,当过赌场发牌员,一边谋生,一边不断将人生“归零”,同时回眸中国历史和文化,激发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入思考。1998年6月,随着中篇小说《细节》在《钟山》的发表,卢新华的身影开始回归大陆文坛。

  不过,归来后的卢新华很快发现,尽管自认为1998年出版《细节》、2004年出版《紫禁女》的时候,文学感觉都高于《伤痕》,然而,它再也不可能产生《伤痕》那样的轰动效应了。

  卢新华认识到,时代变了,受众变了,文学由中心地带滑向边缘,这是经济社会的大趋势使然。

  卢新华同时认为,这其中的深层原因是自“文革”以来的那条“伤痕”始终存在,只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卢新华在他的思想随笔《财富如水》再版后记中写道:“可以说,没有中国社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向,由当年崇尚‘存天理,去人欲’过渡到今天‘存人欲,去天理,……我大概是不可能想到来写这样一本小书的。”

  在这本书里,卢新华首倡“合天道,衡人欲”,大声疾呼已经从“神性的奴役”解放出来的人类,让身心摆脱“财奴”的束缚,获得“第三次解放”。这也正是卢新华致力于在海外重建中国文化精神家园的核心内容。

  卢新华说,自己是一个给社会和时代看病的“精神科医生”,一个不穿袈裟,但四处化缘的“游方和尚”。为了不至于误人子弟,在写作的同时,也时时对自己耳提面命,要从自身做起,读好三本大书:书本知识、自然与社会、自己的心灵。

  采访结束后,笔者与卢新华在唐人街握手道别,这位美籍“精神科医生”很快消失在招牌林立的大街上。

  (据中新网电) 

2015 “多”与“少”
华人百元店 生存变艰难
烟台学艺
华人有“神厨”
让身心获得“第三次解放”
责编:孙少锋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