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短命”时代,App如何“续命”?

本报记者 刘 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2月25日   第 03 版)

  还记得大明湖畔的脸萌、疯狂猜图吗?当年刷爆朋友圈的App,如今还有几款留在你的手机里?

  两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其一,谷歌应用商店的App数量已超过140万,苹果应用商店的App数量已超过150万。从数量而言,移动应用市场已呈饱和状态。其二,据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对于手机App,只打开1次就弃用的用户超过1/3。手机App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10个月,85%的用户会在1个月内删除已下载的应用。在极速迭代的App行业,用户的喜新厌旧看来已经成了常态。

  近年来的App行业反复上演着相似的戏码。有的现象级产品“只领风骚数百天”,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逐渐湮灭;有的应用凭借前期的口碑营销迅速圈钱,又迅速消失,把用户维护和功能完善抛在脑后;有的则照猫画虎,抄袭热门应用,推出名称相似、功能相近的App,企图以低成本博取高收益,造成App市场的同质化。

  App市场并非没有常胜将军。梳理各种各样的排行榜不难发现,在社交、出行、地图、购物、支付、音乐等领域,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为首的巨头已经占据了强势地位,并在逐渐渗透和吞并其他领域的佼佼者。微信、支付宝、百度地图、淘宝、滴滴出行等App已经与用户日常的生活场景紧密契合。据统计,目前在国内的应用平台中,20%的应用拿走了80%的收入,“二八效应”十分严重,在部分领域内几乎没有留给新来者的空间。有学者认为,在App市场中,强者依托资源和财力变得更强、弱者突围更难的马太效应趋于明显。

  不过,机会并非不存在。在BAT之外,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在垂直和细分领域寻找空间,或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方式更加个性化,或是针对目标阶层寻找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这意味着,App市场的后来者必须在功能拓展、用户体验、运营模式上寻求创新,做深做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目前,在医疗、运动、早教、时尚等领域内,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频频出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与此同时,资本也开始频繁在垂直和细分市场寻找炼金石,这为创业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知难行易,好的产品绝不是在咖啡馆指点江山、侈谈“痛点”就能诞生。面对纷繁复杂的App市场,标新立异、抓住痛点殊为不易。对胸怀大志的创业者而言,不妨先踏踏实实地了解行业和用户,并随时革新功能和体验,先立足脚跟再求迈大步。

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探访南欧江流域梯级电站
韩国,我们来了!
“短命”时代,App如何“续命”?
责编:宋 鹏 邮箱:songpeng@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