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WTO式微?别逗了!

本报记者 宦 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2月24日   第 06 版)

  抗议者在世界贸易组织第十界部长级会议外高呼“不要新方案”等口号。
  (王新俊摄)

  对于一直在推动世界贸易组织(WTO)走上所谓“新的前进道路”的美国和欧盟而言,日前在内罗毕落下帷幕的WTO部长级会议是有理由让他们“洋洋得意”的。美国甚至首次公开呼吁:世界“应该挣脱多哈的束缚”,WTO需要谱写“新的篇章”。

  英国《金融时报》对此评论称,长期停滞不前的多哈回合谈判使得世贸组织滞后于全球经济的变化;日本共同社最新报道则表示,此次会议是一个转折点,WTO将由此走上发达国家所期望的“脱离多哈回合”的轨道。

  说到底,欧美企图“稀释”、“架空”WTO并不意外,他们不过是想在新一轮全球贸易规则里植入有利于自己的高标准,并以自己为模板倒逼WTO进行改革,以符合他们的规则。但事实清楚地告诉他们,想要随心所欲越来越难了。

  

  【贸易前路各有分歧】

  经过5天的艰难谈判磋商,此次WTO部长级会议最终通过了《内罗毕部长宣言》,除了达成《信息技术协定》扩围协议外,162个世贸组织成员还首次承诺全面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并就出口融资支持、棉花、国际粮食援助等取得了新的一致认同。

  但来之不易的成果并没有扫去发展中国家心头的“阴霾”。据路透社报道,内罗毕会议关于多哈回合谈判的议题并未取得太多进展,主要原因在于贸易改革道路方面富有国家和贫穷国家仍存在分歧。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21日刊文称,这是2001年以来WTO成员首次未能成功“重申”多哈回合谈判。该媒体表示,WTO应该在共识基础上运转。此次会议关于多哈回合问题的决定,相当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模糊处理”。一直呼吁世贸组织“挣脱多哈回合的束缚”的美国显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并且,这可能代表着“多哈回合的死亡,以及新WTO的诞生”,意味着WTO会更多转向有所侧重的谈判,而非面面俱到的大规模全球协定。

  美国的“任性”引发了发展中国家“小伙伴们”的强烈抗议。印度直言称,抛弃多哈回合说明世贸组织背叛了最贫穷的成员国。日本共同社对此分析称,美国如此鲜明地表露与多哈会谈“诀别”态度,背后原因在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今年10月达成基本协议,因此美国“不再将多哈视为必需了”。

  多哈走进“死胡同”?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应该说多哈回合反而被‘救活’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内罗毕会议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作为多哈回合的核心议题,信息技术协议是15年以来第一次达成,它所带来的1.3万亿美元市场将会带动一批市场的发展;而农业补贴以前一直是谈判难点,这次也有所成果了。多边精神又“回来了”,而这是美国无法否认的。

  【架空WTO是“伪命题”】

  多边机构本应成为双赢合作新时代的“良性监督人”,眼下却成为地缘政治竞争的“火药桶”。

  美国不再对多哈回合抱有期望,想要“另起炉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多哈谈判的动力对于其来说已经不足了。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参加会议的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称,2001年多哈回合谈判启动时,其重点是美国和欧盟的农业补贴,后来补贴已经被削减;如今,一些新兴市场是最大的农业补贴国,但其补贴政策却不受制于多哈回合。

  日本共同社则分析,由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急剧成长,其在WTO的发言力度有所增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对立态势,这也是多哈愈发艰难的重要原因。欧美发达国家打算转向致力于特定领域谈判和双边性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但这恐怕会让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现在区域性、双边性的谈判发展比较快,有的地方条件成熟之后迫不及待地就想自己先站起来,但应该说这并不是对WTO多边关系的一种挑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提倡的双边、区域性合作只是给WTO“打补丁”,而做不到把WTO“撕裂”。

  本质上讲,贸易谈判应该说一种“经济武器”。美国这次“使性子”,不过是无意再用单一制度将世界连接起来,而是试图创建有大门把关的市场,以实力较弱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让本国企业获得优先准入。白明分析称,“多哈回合至少还是一种‘大家说了算’的方式。如果欧美真有架空WTO的本事,作为贸易规则的发起者,他们应该让发展中国家觉得跟随可以得到更多机会,但现实是不少发展中国家并不买账,而是主动开发自己的区域合作。”但是,未来这些发达国家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也会不断地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新的变化,众口难调将是越来越明显的事实。

  【全球化道路“殊途同归”】

  其实,不管是区域的、双边的;还是全球的、多边的,结果都是“殊途同归”:未来国际经贸合作、金融秩序的改革势在必行,进一步的包容和融合是基本的大趋势。换言之,全球化的规则和进程不会总被个别大国支配。

  “今天全球所有国家的对外贸易谈判,都还是以WTO的基本规则为基础的。因为这几年世界经济复苏受到贸易的严重拖累,所以推进贸易自由化已经是越发加强的共识。”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标准更高、更加开放的TPP、“一带一路”等区域协定也让WTO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客观上有利于多哈谈判的完成,最终也有利于WTO愿景的实现。

  此外,对于世界经济复苏的“无可奈何”也让欧美不得不对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体系方面提出的一些创新持欢迎的态度。何茂春分析,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新兴市场国家,而由发达国家操控的旧的国际金融秩序严重阻碍了新兴国家的发展,因此对于新兴市场倡导的“一带一路”、金砖银行、亚投行等区域合作,欧美一方面忙着想办法捍卫自己的既得利益,另一方面也希望把握机遇,分一杯羹。

  “全球化从目前来看会是继续‘扑面而来’的。尤其是中国的崛起,让世界各国都忙于重新布局,调整策略。而新兴经济体也在更有意识地参与甚至引领国际规则的制定。”陈凤英认为,不必对美国的论调太过在意,要算总分的话,新兴市场的话语权在国际上已经不比发达国家低了。

  全球化的脚步或许有快有慢,但不会停止,更不会倒退。美国想翻过多哈这一“页”,但别忘了自己就站在这一“页”上。

WTO式微?别逗了!
数字天下
日本刷“存在感”太过执着
让“神医”附体
可回收火箭不再是梦
责编:宦佳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