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左手是过往 右手是未来

叶晓楠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2月23日   第 08 版)

  曾经,1938年8月的一天,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怀着复杂的心情,给5000年后的人类写了一封信——《致后人书》。

  5000年的时光或许有些太遥远,但是,每到岁末年终之际,人们还是愿意在盘点一年心情的同时,许下对未来的期待。

  个人如此,国家亦然。待到来年,不妨再回首检视:这一年的目标定位如何,通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和经验,这一年在小至个人人生、大至国家进程中,铸就了什么样的历史方位。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是人们从不停顿的前行足迹。

  对于未来,我们的期待是务实的。2015年,因为习近平主席访英的一场演讲,莎士比亚那句“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的名言,被更多人熟知。这也就是说,除了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妄想外,我们的未来如何,虽然尚未发生,但可以在当下的实践中找出踪迹。我们能确定的只有当下,但是活在当下的我们,却可以创造未来。

  当下的中国,即将结束2015年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即将交出答卷,“十三五”规划的崭新蓝图在新的一年里将徐徐铺开。在这之前的几年里,改革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既开拓进取,也规划未来。中国改革的方略,有的在当下已然实施,更多的,将在不久的未来让人们受益。于是,当我们对未来做出预想时,依照改革前行的逻辑,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充分的自信。

  英国的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句话:“智者创造机会,而不是等待机会”。对于未来,我们需要的是蹄疾步稳,而不能犹豫彷徨、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从国内来讲,明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改革发展稳定的目标是明确的,当然任务也十分繁重。我们既面临着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只有辩证思考,科学判断,才能在改革实践中创造发展条件,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从国际来讲,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期待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深入沟通、交流与合作,在全球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在这样的大格局下,犹豫停顿是不必要的,需要的是真抓实干,按照中央既定的战略构想和总体规划,积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精准做出选择和应对。

  对于2016年,我们可以期待的东西有很多,国家要有新发展,改革要有新进展,生活要有新气象。我们既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长期的经济结构转型,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都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针对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国情出发,按规律办事,以脚踏实地的耐心和绝不动摇的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为2016年的历史方位添砖加瓦。

  新年的曙光已并不遥远。左手是过往,右手是未来,中间是现在,是真真切切的你与我。新的一年在中国发展中的历史方位如何,要看规划,更要看实施,而这个历史方位的创造者,就是我们所有人。所以,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奔跑吧,中国人!

左手是过往 右手是未来
塑造长远未来之年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