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6日中午1点多,记者的手机轻微地响了一声,身处黎巴嫩贝鲁特的中国第13批赴黎维和医疗分队队长毛屏通过微信与记者取得了联系。
“这里现在是贝鲁特时间早晨7点多,虽然天才刚亮,已经有一群当地福利院的老人到维和军营的医院来做体检了,我需要立刻去安排一下。”毛屏这样说。
毛屏的语音,沉稳中带着几许云南口音,不急不躁。当地时间11月21日的上午,她获得了黎巴嫩总理授予的“杰出女性奖”,以表彰她在黎巴嫩维和期间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毛屏也是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维和军人。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通过微信,陆续向记者讲述了她在黎巴嫩的维和生活。
最难忘给当地孩子体检
我是今年5月19日出发去黎巴嫩参加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的,比较荣幸的是我是中国首位外派执行维和任务的女性指挥官。
我们的任务是负责整个联黎维和部队的医疗保障任务。不过,7月29日,在我对联黎部队司令卢西亚诺·波尔托拉诺将军的拜会中,他说希望我们在为联黎部队提供医疗保障的同时,也尽可能地给当地人提供一些医疗帮助,因为我们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当地维护和平。这一点也正是我们想做的,和以前的中国维和部队一样,我们同样希望通过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与当地人交朋友。我想,这也许是我获得这一奖项的重要原因吧。
在黎巴嫩的日子,我最难忘的,很多都是我和中国维和官兵一起为当地老百姓服务的情形。
今年11月8日,我们去黎巴嫩南部哈斯贝亚地区索克汉村福利院,为34个2岁到25岁的特殊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其中以智力障碍者居多,还有的是有听力或语言障碍等,另外还有孩子得了小儿麻痹症。福利院的负责人对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因为10多年了,这里的孩子都没有做过体检,连孩子是什么血型都不知道,他们特别希望我们能为孩子们查查血型、看看口腔。后来我们决定不仅要帮孩子们查血型、看口腔,还要给孩子们做全面体检,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提供一些依据。
从未体检过的孩子们,都不知道该怎么配合医生。10岁男孩卡希尔患有自闭症,我只好一边保持微笑,一边用双手轻轻抚摸他的脸颊,耐心地做着张嘴的示范。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我反复做了十多遍,卡希尔终于模仿着张开了下颌。口腔科医生苏军赶紧凑上前,对卡希尔进行口腔检查。
抽血环节也很棘手。14岁的马汉玛德的智力只有4岁,并伴有癫痫。面对抽血,一开始还很平静的他,忽然开始坐立不安,并极力反抗。我正好在一旁,赶紧跑到他身边把他拥入怀里,抚摸着他的额头,亲吻他的脸颊。马汉玛德很快平静了下来,终于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了抽血。
像这样的医疗援助,我们中国第13批赴黎维和医疗分队自今年5月部署到黎巴嫩任务区以来,已先后开展了7次,接诊救治患者160余人次。我的感受是,多年的战火使黎巴嫩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缺医少药”的状况,使当地大多数村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医疗服务,而我们中国的医疗队秉承“温馨服务”的理念,自然受到当地人的普遍欢迎。
沟通不畅就微笑
除了医疗援助外,我们还乐于与来自其他国家的联合国官兵以及当地人交朋友。
语言沟通当然是一个问题。我们有专门的翻译雇员,既会说当地语言又会说英语,不过,联合国的维和部队是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啊,说的英语也是五花八门,带着不同的口音,交流起来经常遇到困难。不过我们也有土办法,那就是屡试不爽的微笑加手势。见人先微笑,然后说关键词,再加上手势,一番比划下来,沟通起来就八九不离十了。
我们还经常教其他国家的维和官兵以及当地人说一些简单的中文,有时候也会举办生日聚会以及中秋晚会等,教他们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说中文,用筷子,唱卡拉OK等。
我是个京剧票友,能唱青衣,你可能注意到,我的微信头像是穿着京剧戏服的。不过,在这边唱京剧行不通,因为我们是医生,带不了那些美丽但繁复的行头,清唱的话这边的人又听不懂,所以即使想唱,也没有听众捧场。不过,好在我们多少都有点文艺细胞,能歌善舞,穿上轻便的中国民族服装,和当地人一起联欢时总是特别受欢迎,很多人会在散场时围上来跟我们合影,我们也由此交了不少好朋友。
在我看来,作为维和医疗人员,我们的使命不仅是提供医疗援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我们的国家,都在展示中国的形象及中国人民的文化。通过广交朋友,我们向大家传递了来自中国的友善。
8月的时候,黎巴嫩外交部专门致谢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表达了对中国医疗分队的赞扬。联黎司令波尔托拉诺将军还称我是“中国文化的传播大使”。
最挂念的是家人
我们这批中国维和医疗人员都来自昆明总医院,年龄从19岁到53岁,我今年53岁了,是最大的一位。我是地地道道的昆明人,家乡四季如春,原以为黎巴嫩这里会是春暖花开的夏初,结果一下飞机就有点傻眼了,到处灰扑扑的,植被也不好。后来才知道,这里一年分旱季和雨季,我们来的时候正值旱季,整整两个多月没下过雨,白天特别干燥,夜里却又很潮湿,被褥都是潮湿的,大家身体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太习惯。最近虽然已经进入雨季,可还是雨水稀少,还赶上过一次大的沙尘暴,气候条件真的不太好。
不过,这些困难我们都克服了。最挂念的当然还是家人,我想念我的丈夫、女儿和母亲以及众位亲友,隔上几天才能跟家里通个电话或是用微信聊会儿天,我们的官兵也都非常想念他们的家人。还有饮食,最发愁的是缺少蔬菜,我们在后院辟了一小块菜地,种点黄瓜、西红柿、辣椒等。
在这边半年多,我印象深的还有一点,就是当地多年战火荼毒,人民生活动荡。我去当地人的家里看,沙发全是老式的,房子也很旧,几乎没什么布置,因为他们觉得心里没底,不敢把房子装修得漂亮,发生战争随时准备要跑。这些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于人民来说,和平是多么的可贵!我们的到来能给他们安全感,这一点让我觉得我们的奉献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