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留创园如摇篮声声召唤 新平台似春笋处处涌现

双创大潮起 归国正当时

本报记者 赵晓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2月11日   第 10 版)

  CFP 供图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多年前,当我来中关村的时候,好多店面都是卖电脑的。现在去,看到好多创业咖啡店。”日前在京举行的中英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上,20多年前便到美国创业的德丰杰龙脉基金董事长曲敬东相信“中关村将来会涌现出一些伟大的企业”。曲敬东的信心来自于中国正在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科院副院长谭铁牛院士表示,青年最具生机活力、最富创新精神,在中国的创新创业大潮下,“广大归国留学人员大有可为”。

  

  “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今年8月发布的“2015年中国海归就业与创业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6.48万,比2013年增加了1.13万,增长3.20%。抽样调查显示,留学回国人员中,2010年之后回国的占78.4%。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

  “现在碰到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中国政府积极支持有创新趋势的机构,这是非常好的机会。”1997年赴英国留学的周炜,目前是XNode创业加速器创始人。“这是我第三次创业,现在我们在上海做一个创业加速器联合办公空间,希望能把中国创业者网络和海外的创业网络对接在一起。”

  在双创大潮的背景下,针对归国留学人员创业的利好政策不断推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孙建立在今年8月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就表示,人社部今年首次将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纳入到国家整体的创业政策体系当中。

  在清控科创董事长、“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平台评审专家秦君看来,“今天的中国,为创业者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创业环境已经变得很好”。但她同时指出,“能不能在具体政策的落实上,真正地达到支持创业者的效果,也是比较关键的问题”。

  创新创业平台增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看到国内的创业环境良好而回国创业的海归呈上升趋势。“在我们机构投资的上百家企业当中,约半数以上的企业,都有海归人才的参与,而且我们机构中 80%的员工都有海外学习背景。”曲敬东说。

  随着海归创业人数的增多,为他们搭建的创新创业平台也越来越多。据欧美同学会秘书长张学军透露,今年4月欧美同学会成立海归创业学院,迄今已有7所地方学院,并通过举办创业大讲堂、组建海归创投联盟等活动,助推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明年还将在美国硅谷、英国伦敦成立分院。”

  而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为留学人员归国进行科技创业而设立的服务机构——留学人员创业园已走过20年的历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建成各级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305家,入园企业超过2.2万家,6.3万名留学人员在园创业。

  谭铁牛表示,为归国留学人员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已成为欧美同学会今年工作的重点。刚刚闭幕的中英青年创新创业论坛是首次举办,今后还将定期举行,以搭建中英青年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

  创业的落脚点在哪里?

  虽然国内的创业环境和发展潜力吸引众多创业者归国,但在“落地”过程中,海归还是会面临各式挑战。

  “2015年中国海归就业与创业报告”数据显示,49.1%的海归创业者曾有失败的经历。海归认为,在回国创业方面的劣势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不适应国内人情社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战略制定不当;不会与政府打交道,行政审批受到阻碍。

  正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读博的程晨(化名)告诉记者,回国创业一直是他的心愿。“不过,心里确实没底。太年轻了,好多经验欠缺,希望毕业后在国外多积累一些经验再回国创业。”

  在秦君看来,创业有3个核心问题:“首先你的项目靠不靠谱?你的技术是否有前瞻性和核心竞争力?其次,一个人再强大,强不过一群人。如果你有能力让一群人跟你奔日子,跟着你创新创业,那这个企业差不了。最后,创业的落脚点在哪里?还是要回归到商业的本质,要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产业发展有贡献。”

中外合作办学不能简单“拿来”
双创大潮起 归国正当时
中英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启动
发言应该举手吗?
留英学子的创意之旅(留学素描)
150位洋教授北京揽英才
责编:赵晓霞 邮箱:haiwaixuez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