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如何理解“六气”变“六淫”而致病?(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王红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2月11日   第 14 版)

  在中医理论中,春之风、夏之暑与火、秋之燥、冬之寒、长夏之湿,统称“六气”。这些正常的自然气候是万物生长的条件。机体在生命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变化相适应。正常的六气不易使人发病,然而阴阳相移,寒暑更作,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急躁超过了一定限度,使机体不能相适应,机体与环境失去相对的动态平衡,正常的六气则变为六淫。六淫为外感病邪的统称,包括“风、寒、暑、湿、燥、火”。

  六淫致病总的特点: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相互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化热等;多以肌表、口鼻为途径侵犯人体,故有“外感六淫”之称。

  风 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常见的表现有: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其性善行而数变,常见的表现有:痛无定处,风疹块此起彼伏、发无定处等;其为百病之长,即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湿、风热等。

  寒 为阴邪,易伤阳气。常见的表现有:恶寒发热,无汗;其性凝滞,即寒邪易致使经脉气血不通而出现疼痛的症状,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常见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暑 为阳邪,其性炎热,即暑邪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壮热、面赤、脉洪大等;其性升散,耗气伤津,多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心烦闷乱不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等;其多挟湿邪侵犯人体,出现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等症状。

  湿 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常见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状;其性重浊,常见的表现有: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着等;其性黏滞,病程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如湿疹等;其性趋下,易袭阴位,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多见。

  燥 其性干涩,易伤津液,常见的表现有:口鼻干燥、皮肤干涩、毛发不荣等;燥易伤肺,常见的表现有:干咳少痰、痰黏难咯、痰中带血等。

  火 为阳邪,其性炎上,常见的表现有:高热、恶热、头昏、头痛、甚则神昏等;火易耗气伤津,常见的表现有:口渴喜饮、咽干唇燥、舌质红绛、体倦乏力少气;其易升风动血,常见的表现有: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吐血、咯血、便血、皮肤发斑等;其易致肿疡,常见的表现有:痈肿、疮疡,局部红、肿、热、痛、化脓等。

  从现代医学观点分析,六淫不单是气候异常,也包括物理化学因素及病原微生物综合性致病因素。流感每年都侵害人们的健康。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必受自然环境制约和影响,所谓“天人合一”。

  (作者为北京朝阳区中医医院医师)

  

肺动脉高压很凶险 我医生提出新疗法(医疗前沿)
运动性猝死是杀手 早发现,绕着走(健康关注)
处世无奇,惟忠惟恕 治家有道,克勤克俭(健康箴言)
健康资讯
脑起搏器手术能治帕金森(健康新概念)
如何理解“六气”变“六淫”而致病?(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责编:喻京英 邮箱:hwbjks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