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上海海关保护知识产权

重拳打击假冒侵权 维护“中国制造”形象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2月11日   第 07 版)

  2015年,上海海关在海关总署的统一部署下,健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机制,在确保通关效率的前提下,在进出口环节高效开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11月共查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235起,涉案侵权货物近450万,总案值2600余万元。

  上海海关巡视员、缉私局局长齐亚洲日前表示:“上海海关已经构建了立体式、网络型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体系,且将与相关的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加强合作,合力打击进出口侵权行为。上海海关将一如既往地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而不懈努力!”

  

  维护自贸区“净土”

  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窗口”,也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接受国际社会的检阅。上海海关紧密结合自贸区监管制度创新和新型业务形态,构建贴合实际的知识产权守法便利和违法惩戒机制:

  一是准入性制度,把有无知识产权问题作为准入条件,如果企业有侵权记录,将没有资格享受海关新推出的“集中汇总征税”等便利制度;

  二是惩戒类制度,如果企业有侵权记录、侵权行为,海关将会暂停该企业享受“先进区后报关制度”等便利措施;

  三是信用管理制度,先行先试自贸区内企业侵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制度,按照国家要求向社会主动公开按照一般程序查处的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相关信息,通过这一措施,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并加强与社会诚信体系的融合,共同打造企业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强化引导规范企业经营管理。

  上海海关在加强自身执法的同时,主动深化与区内各执法机构的联系配合,对于海关职责管辖范围之外的货物以及可能存在交叉管辖的货物,主动加强信息共享、案件通报等方面的执法协作,合力构筑自贸区知识产权严密监管网络。

  今年3月,上海海关查获自贸区首起进境侵权案件。通过跟踪布控,上海海关在洋山港查获某公司申报进境自贸区侵犯“NIKE及钩形图”商标专用权的运动鞋1万余双。

  “清风”行动维护中国制造形象

  根据《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方案》总体精神及海关总署统一部署,上海海关于今年年初针对经由上海口岸出口至重点国家及地区的假冒侵权行为进行重点严控并布置开展专项打击,收到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共查办相关侵权案件30起,查获侵权商品近70万件,案值合计达230余万元人民币。

  在专项行动期间,上海海关积极运用智能化管理手段明确打击重点、科学研判侵权趋势,提升行动打击成效。上海海关依托已初步建成的上海口岸进出口侵权风险数据库(涉及黑名单企业、侵权高发商品、重点物流航线等众多风险要素),通过细致分析输往重点国家(地区)的出口商品构成,明确查缉重点并专门设置风险参数,在进出口渠道开展监控,成效显著,查处了侵犯“3M”商标口罩案等一大批具有典型性的案件。

  此外,上海海关通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拓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辐射效应。例如,把进出口环节查获的侵权案件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发挥海关行政执法与公安刑事执法的合作优势,实现源头打假的目标。

  今年以来,上海海关先后向公安机关通报相关侵权案件线索4起,其中成功捣毁境内3M口罩造假窝点就是海关与公安合力打假的战果之一。同时为了更好地打击进出口侵权行为,上海海关探索建立与权利人的新型合作机制,建立更顺畅的交流沟通机制,一方面帮助企业尤其是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另一方面将更多地来自于权利人的信息纳入到海关风险数据库中,从而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开展“清风”行动。

  打击互联网侵权

  作为上海口岸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执法者,上海海关主动开展了互联网领域打击侵权专项行动,从电商平台和“人肉”代购两个渠道进行重点打击:一方面,重点打击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采用“化整为零”、“蚂蚁搬家”方式进出口侵权商品的行为。另一方面,重点打击通过“人肉”代购的方式携带侵权物品进出境的行为。

  此外,上海海关还主动加强与邮政、大型电子商务平台、航空公司、机场和公安等部门的合作,强化信息交换和执法配合,形成打假合力并取得显著成效:1-11月,上海海关在相关渠道共查获侵权案件84起,涉案货物2万余件,案值近43万元。

  期间,上海海关联合上海市公安局与英国警方携手合作,就上海海关查获的一批通过邮递渠道出口英国的涉及假冒“Ray.Ban”、“CHANEL”商标的侵权物品开展了联合执法行动,成功侦破一起以由外籍人士为首的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人民币的特大跨境销假案。

  查获出口假冒3M口罩近12万只

  近期,上海海关连续查获两批出口境外的假冒“3M”品牌N95型口罩,查扣假冒口罩近12万只。这两起出口假口罩案是今年上海海关开展“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以来查获的典型侵权案件。

  上海海关法规处工作人员在市场调查中发现,不少非洲企业纷纷向我国采购口罩,但正规企业反映口罩出口订单量并没有明显增长。海关工作人员初步判断口罩出口环节存在较高侵权风险。

  假冒口罩何时出口?以何种方式申报出口?如何在打击假冒口罩出口的同时不影响正品口罩的正常通关?上海海关法规处工作人员带着这些问题开展了大量的数据比对分析,并运用智能化管理手段,把相关风险参数加载进入海关通关系统中,实施24小时监控。

  没过多久,上海海关通过风险布控先后锁定了两批出口境外某国的疑似侵权口罩,随即下达查验指令。经海关现场查验,不法分子对其中一批假冒3M口罩采取了包装与货物分离的手法,对另一批假冒3M口罩用了其它货物伪装并隐藏的手法。经过“3M”品牌权利人3M公司的鉴定,两批合计近12余万只口罩都是假冒产品。

  在拦截假冒口罩出口之后,为彻底铲除制假售假窝点,上海海关法规处及时将案件线索通报公安部门,并配合上海公安局奉贤分局合力打击生产、销售假冒口罩的犯罪团伙。公安部门经过缜密部署,最终成功摧毁制售假冒口罩的犯罪网络,多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

  据3M公司实验室鉴定,假冒口罩不仅工艺粗糙而且采用劣质滤材,过滤性能均未达标,消费者如果佩戴这种假冒口罩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为此,相关专家也建议消费者尽量从有授权的正规渠道或经销商处购买口罩防护类产品。

  

  护航迪士尼

  上海海关共查获侵犯迪士尼知识产权系列案件14起,查扣侵权商品近7万件。查扣的侵权商品既有床上用品、也有马克杯之类的日用品,同时还包括服装、鞋、书包等多种商品。

  

  链接:

  清风行动典型案例

  1、上海海关连续查获出口假冒“3M”品牌口罩近12万只。

  2、上海海关查获出口侵犯“蝴蝶牌BUTTERFLY及图形”、“SINGER”商标专用权缝纫机1600余台。

  3、上海海关查获出口假冒“BIC及图形”剃须刀、“LIFEBUOY”肥皂案。

  4、上海海关查获出口假冒“BG”开关近万件。

  5、上海海关查获出口假冒“BIC及图形”圆珠笔18万支。

重拳打击假冒侵权 维护“中国制造”形象
资讯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