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东外街道办事处营角上社区居委会,实行货币补偿安置的桔红T街周边地块118户棚户区居民提前签订了协议——他们即将告别棚户区,住上新楼房。
住在安置点两层别墅式的新房内,村民刘思明感慨万千:“盼了多年的新房梦终于实现了!”
如今,赣州市城市棚户区改造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而在赣南广袤农村,土坯房也已难觅踪影。近年来,赣州市以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理念,扎实推进城市棚户区、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提升发展能力,目前已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56万户,有60多万户农户告别了土坯房,住进了宽敞的砖混结构房;2015年下半年又启动了中心城区9个地块的棚户区改造,掀起了新一轮城区棚户区改造热潮。
3年时间再“改”2200户
住房的好坏是老百姓是否过上好日子的标志之一。
赣州市把棚户区改造当作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从2011年到今年上半年,赣州已实施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30个地块,面积约61.8万平方米,让近6000户住房困难群众告别了棚户区。但由于历史原因,在一些县城特别是赣州老城区,棚户区还大量存在。房屋老旧破烂、基础设施损毁、安全隐患大,棚户区改造迫在眉睫。
今年下半年,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到任赣州后,多次深入赣州市中心城区棚户区调研,明确要求加快棚改步伐,着力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赣州市掀起了新一轮的棚改高潮,决定从今年起,中心城区用3年时间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并明确今年完成9个地块,约2200余户、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改造目标。
市民黄湘怀的房子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她说,房子夏天太热冬天太冷,房屋墙面已经开裂,下雨天总是漏水。签完棚改协议后,黄湘怀开心地说:“今年棚改政策太好了,让我们可尽快搬离老旧危房,圆新房梦想。”
今年的棚改工作启动两个多月以来,棚改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奋战在棚改一线,获得了棚户区居民的大力支持。
在棚改中,按照货币化补偿安置优先的原则,赣州市结合实际情况,评估出了河套老城区2015年国有私房征收货币补偿基准价格;借鉴南昌市西湖区棚改预签约模式,提出了国有私房提前签订货币补偿协议鼓励办法;出台了无证房和“住改非”认定处理办法,使棚改工作真正惠民利民。
截至11月15日,赣州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9个地块已全面启动。其中解放、南外、赣江等3个街道办事处所涉8个地块,共完成了2000户的入户宣传工作,入户宣传率达100%;完成调查登记1766户,达88%;完成协议签订1381户,完成搬迁弃房1347户,占签约数的97.5%。
土坯房改造开辟扶贫新途径
赣州是欠发达地区,2011年前,还有大量农村贫困群众住在危旧土坯房里。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得到高效实施,赣州以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为突破口,着力改善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
在宁都县小布镇大土楼村,70岁的李细秀说,她家几代人都住在一栋不到50平方米的危旧土坯房里,夏天怕雨、冬天怕冷。如今在政府的帮助下住上了混凝土的新房,自己做梦都没想到。
赣州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开辟了扶贫攻坚新途径。2012年,赣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一次性全面改善了10万多户贫困农民居住条件。2012年至2015年,赣州在全市11个扶贫开发片区县安排34.06万户改造对象。3年来,这一改造工程让近8万特困农户、30多万特困农民切身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爱。
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中,赣州市始终践行为民惠民宗旨。实行水泥每吨260元、砌砖每块0.27元限价供应。2012年至2014年,仅此两项就分别为农民节省建房成本5.12亿元和1.2亿元。此外,建筑行业拉动了全市内需增长,促进了农民务工增收。2012年至2014年,全市投入资金793.8亿元,其中国家、省补助49.06亿元,市、县财政配套32.82亿元,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带动装饰、装修、家电、家具、纺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内需1587.6亿元。
“十二五”期间,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在赣州市快速推进,一个个美丽家园、幸福乡村在赣南大地崛起。仅2012年7月以来,赣州市维修和新建改造危旧土坯房就达44.82万户,263万贫困农民告别了透风漏雨的危旧土坯房,住上了安全放心房。
安居方能乐业。在改善群众住房的同时,赣州市还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进行改路、改水、改电等。仅2012年以来,赣州市就整合投入民生类财政资金达800亿元,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近六成,年均增幅达23%。改造7900公里农村公路,解决了278.4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完成41.39万户低电压治理,解决7.6万户山区群众用不上电、18.65万户农民看电视难的问题……
从破败不堪的棚户区到时尚现代的花园小区,从居无定所到住有所居,从透风漏雨的危旧土坯房到宽敞舒适的新楼房……赣南老百姓通过改房圆了安居梦,幸福感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