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反恐合作:美俄博弈仍在继续

杨宁 尹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1月24日   第 06 版)

  联合国安理会20日傍晚召开紧急会议,以15票一致通过第2249号决议,授权“有能力的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打击“伊斯兰国”的恐怖主义行为。图为安理会表决现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俄罗斯卫星网11月22日报道,俄罗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吉隆坡举行的第10届东亚峰会上发言称,要在联合国权威的支持下,各国统一反恐立场、协调各派力量打击恐怖主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发表声明,希望包括美、俄在内的国际社会联合起来,针对以伊斯兰国等恐怖主义组织为首的共同敌人予以回击。但西方反恐阵营的两大主力:美国和俄罗斯,想要联起手来共同作战,可谓难上加难。

  关系缓和难掩对立

  巴黎恐袭事件后,美俄之间长期的对立紧张局势似乎有所缓和。据外媒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提出要与美国合作:“即使俄美对叙利亚危机的评价存在原则性分歧,俄罗斯也希望美国领导的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军事专家能够配合俄罗斯的行动。”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在20日召开的安理会紧急会议上,俄罗斯大使丘尔金再次呼吁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恐统一战线,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根除恐怖主义的根源。俄罗斯外交部新挑战与威胁问题司司长伊利亚·罗加乔夫也表示,俄方对联合力量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打击恐怖主义持开放态度,对共同目标的追求应使俄罗斯、欧盟和美国成为盟友。

  相较于俄罗斯旗帜鲜明的表态,美国的态度则朦胧了许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间隙奥巴马与普京的短暂交谈,让国际社会纷纷猜测美俄之间关系回暖,或有合作的可能。五角大楼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则表示,美国目前不打算与俄罗斯展开打击极端组织的协同作战。

  分歧背后种种考量

  俄罗斯一直呼吁建立国际反恐联盟,美国对此却始终反应平平。

  “俄罗斯大力推进建立国际反恐联盟,有它自己的考量。”外交学院高飞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除了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更多的是通过大力推动国际反恐联盟的成立,拉近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的关系,转移因乌克兰危机造成的欧洲对俄罗斯的敌视态度,从而化解面临的外交难题。”

  《纽约时报》评论称,莫斯科正利用这一时机修复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在巴黎遭遇恐怖袭击之后,俄罗斯正在重新回到国际外交舞台的中心。对普京而言,结束被孤立状态是劝说西方解除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第一步。

  而美国却陷入了两难境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欧亚研究所所长陈玉荣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一方面,俄罗斯在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行动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这对一直以来掌握中东事务主导权的美国而言是无法接受的。组成国际反恐统一战线,等同于承认俄罗斯在反恐中的重要地位,也等于变相承认了己方一直以来的无作为。

  而另一方面,无论是巴黎恐袭,还是马里劫持人质事件,都是恐怖分子对欧洲的公然挑衅。欧洲是美国的盟友,如果此时美国不明确作出表态,会动摇美国在北约的主导地位。

  这也是一直以来,美国的态度暧昧不明的原因。

  反恐不应是政治博弈

  “面对日益严峻的反恐局势,俄罗斯在推进国际反恐合作的态度上愈加咄咄逼人,而美国实际上已没有更多的选择。”陈玉荣研究员说:“在反恐合作的问题上,最终美国还是会走到反恐联盟中来,但是否有实际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国际合作反恐,是为了加强打击恐怖主义的力度,维护地区的和谐与稳定,但现在,反恐已然成为了俄美竞争与博弈的新战场。

  “成立全球反恐联盟,是俄罗斯一手提出并推动的,一旦成功,说明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大国地位会得到充分体现,而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陈玉荣研究员说。

  但反恐不应是地缘政治博弈,反恐需要国际社会紧密合作,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效。

  反恐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恐怖主义本身,而是来自国家与国家间的不信任、不合作。“这些恐怖组织在最初的力量都很微不足道,但就是利用了大国之间的不信任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从而逐渐发展壮大。如果大国之间能够弥合嫌隙,紧密协作,恐怖主义就没有了藏身之处,那么,消灭恐怖主义就有希望。”高飞教授说。

  《华尔街日报》指出,打击IS的行动将会是一场漫长的战争,也可能是当今这一代人在外交政策方面遇到的最大挑战。而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恐袭,究竟会成为促成国家间合作的转折,还是只造成了悲剧性的影响,还需要时间去检验。

反恐合作:美俄博弈仍在继续
数字天下
阿根廷总统选举两名候选人完成投票
创意闹钟 让起床不再是难题
中国-中东欧合作前景可期
责编:杨宁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