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罗尼经幢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内,这里原是唐代开元寺的旧址。因幢体刻有一部完整的陀罗尼经文,又称“陀罗尼经幢”。经幢用花岗岩石雕琢叠砌而成,外观造型酷似塔,当地俗称“石塔”。这古塔矗立在一座渐已现代化的小城里,使得小城在时尚中洇出浓浓的古意,似乎在向它身边川流不息的现代人,讲述着这座小城曾经的沧桑。
有关史料记载,这座高大的经幢建于北宋景佑五年(公元1038年),高16.44米,是全国最高大、最完美的一座石经幢,其造型既高峻挺拔又秀丽多姿,极具艺术韵味,被誉为“华夏第一经幢”,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公布的一级保护文物名录。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徒在长筒圆形绸伞上写经叫经幢,为保持耐久,又将经文刻在石柱上,名为石幢。我国石柱刻经始于六朝,而石柱刻陀罗尼经则始于唐初。宋代以后,经幢造型逐渐复杂,日趋华丽考究,逐渐发展演变成集建筑雕刻艺术、佛教内容于一体的完美石雕建筑,赵州陀罗尼经幢就是一个典型。仰视这座高大经幢,让人联想到壮观的泰山经石峪、北京房山云居石经等,它们和赵县陀罗尼经幢一样,都体现了古人的信仰之力。
赵州陀罗尼经幢坐北朝南,为八棱多层形式,共七级。最下面是一层边长6.1米的方形束腰式台基。台基上是平面八角形须弥座,第一层束腰部每面雕三尊坐莲菩萨,第二层束腰部雕刻形似庙宇殿堂的房屋,还有仙山、宝塔、长廊、佛像等。第二层须弥座上面刻盘龙,上面峭立八座须弥山峰,峰峦中雕有庙宇、宝塔、人物、禽兽等。幢身各节之间均置有八棱形华盖或幢檐,层层相托,形制则各有特色,雕有缨络垂幔、神兽和佛教故事等,为经幢石雕艺术最精华所在。站在这精美的石刻艺术珍品下,我们仿佛看到古时那些匠人,艰辛地挥动凿锤的身影,听到了斧凿落在石上那“叮叮当当”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