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欧亚,天堑变通途。
如果把时针往前推1000年,从欧洲到亚洲,简直是一段难以想象的旅途。高山、大海、战争、气候、语言、地理……无数的因素可以将东西方隔离开来。所以,在漫长的古代史中,只有那些充满了勇气的人才能跨越地理的障碍,亲眼到远方的世界看一看。这也就是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在西方人的传说中,中国都是一个遍地铺满黄金的世界。
现在的地球,当然早已进入了村落的时代。坐上飞机,全球也一天可达。
但在货运的领域,事情却远不是这样:占据全世界最大比例的货运方式依然是海运——就像许多年前那样,货物要在海上经历风暴和飘摇,用几乎两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从中国的东海岸到达欧洲的西海岸。
所以,当渝新欧铁路2011年开出第一班班列时,所有人都给予了极高的期望。理论上说,从物流成本上看,它比海运贵,但能省去2/3以上的时间;从运输时间上看,基本上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虽然比空运慢不少,但比海运省时间,而且比空运便宜。
所以,这两年,中国各地的中欧班列开行浪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成都、武汉、义乌、郑州……这些以往并不具备太多区位优势的“腹地”城市,借着中欧班列的契机,载着自己和周边的货物,一趟趟向西出发,运往欧洲。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做法,也是中国制造受到认可的一种表现。以重庆为例,运往欧洲的,大多数都是当地生产的电子产品、摩托及配件等,直接连续拉动了重庆的出口和GDP增长;义乌运往马德里的,则是其引以为豪的小商品,并能对沿线国家的经贸结构进行有效的补充。
同时,中欧班列也是“一带一路”走向具体落实的体现。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欧亚大陆桥”早已有之,但是其利用率却一直不高。在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的今天,以阿拉山口、二连浩特、满洲里3个口岸为代表的西、中、东3条中欧班列线路,真正将中国和欧洲以及之间的道路打通了。从中国向欧洲进发的产品,经常在半路也要卸下很多,卖给当地。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中欧班列远非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武汉的班列开行第一班之后隔了将近两年,才开出后续的班列。究其原因,就是性价比优势不是特别明显,当地又没有明显优势的产业集群。虽然从理论上说铁路的运输成本较低,但是由于沿线国家太多,轨道车辆规格都不完全一致,因此需要频繁换轨。而各地政府为了上班列的项目,争相对此进行补贴,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各地中欧班列无序竞争的格局。更重要的是,由于贸易结构的问题,中欧班列的回程时大多空载率较高,无法完全弥合成本,造成其市场化更加困难。
困难都是眼前的。毫无疑问,中欧班列还将继续开行下去,继续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实施下去。在市场化的运作下,可能一些线路会合并、价格会下调、速度进一步提高,但中国向西打通欧亚通道的趋势不会变,中欧、中亚之间贸易合作也只会进一步加强。
毕竟,“志合者,不以山河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