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当初,为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金融危机重演,G20机制诞生。而今,它已转型为常态化商讨全球经济治理,并为此采取行动的多边国际机构。
根据议程设计和局势发展,本次峰会聚焦三个领域:图发展,求稳定,谋安全。无论哪个领域,作为世界主要以及较快增长的经济体,中国都愿同与会各方分享发展经验、交流改革计划、开出治理药方,为世界增长与安宁作出贡献。就全球经济治理的路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提出了四点建议。
其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形成政策和行动合力。
当前全球经济,增势并不十分乐观,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势头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减缓,未来甚至还有继续下行的风险。
为此,占世界经济总量80%的二十国集团必须围绕全球增长大局,改善各国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形成相互合作的聚集效应,从而放大地区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效益。此时此刻,具有远见的政治家们应将本国的经济发展与区域和世界经济提升挂钩,而不能目光短浅,以邻为壑。
其二,推动改革创新,增强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
人类发展的经验已无数次表明,创新是强劲发展的动力。无论是体制革新还是技术创新,都有可能带来世界经济增长的井喷。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当下,改革创新更具紧迫性。
明年将由中国担任G20峰会的东道主。中国从明年起进入“十三五”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形态与途径上将更加注重创新,并将因此而更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国的改革和世界的改革需要积极互动,中国的创新和世界的创新应该汇流成河,这样才能为人类创造新的持续发展的活力。
其三,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激发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力。
战后世界经济几度繁荣,无不得益于国际体系的日渐开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道路越走越宽,其中的道理更是明显,那就是中国与世界共同开放、一起得益。
随着区域化和全球化两种趋势的同步增长,目前有个别地区性贸易与投资机构出现了与开放背道而驰的倾向。某些国家利用其阶段性发展优势,打造有利于少数成员的区域性国际贸易与投资机制。这种不合时代潮流的短视行为,损人却不一定利己。
其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公平包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联合国通过的未来15年发展议程,涵盖了社会人文等广泛领域的发展内涵。本届峰会主席国土耳其所提出的“包容、落实和投资”,则强调将这种发展落到实处。
近年来,中国为欧亚非与亚太的永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颇具操作性的“药方”。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还是倡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或是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都具备公平开放、普遍参与、共同发展的特性。习近平在G20峰会上提出的四点建议,则是为全球经济治理开出的“中国药方”,必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信心与力量。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