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国科学院在原怀柔火箭试验基地举行“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开馆仪式,共同回顾了科学家们在半个世纪前为国家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其中,一些当时参与“两弹一星”工程的科技工作者的贡献乃至姓名首次被公开披露。
据展厅工作人员介绍,纪念馆目前有限度对社会开放,每星期六、星期日接待团体参观,且需要提前3天预约。
重现“两弹一星”历史
纪念馆位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是由中国科学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原址改建而成,三面环山。
纪念馆的外观还保留着上世纪50年代的原貌:一层楼,4米高,红色砖墙的平顶房,外墙上还留着当年“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标语,当年为了实验安全所安装的非常重、非常坚固的防弹门的导轨还可以见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杨天鹏介绍说,纪念馆的砖瓦还是上世纪50年代的。
纪念馆由中国科学院“两弹一星”攻关史(一厅)、中国科学院“两弹一星”事业攻关人物(二厅)和中国科学院早期学科奠基人(三厅)三部分组成。
一厅为主要展厅,面积最大,主要以照片和文件的形式讲述了“两弹一星”的研究制造过程。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厅展出了“两弹一星”的部分零件和设备,有1∶1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模型、通信卫星使用的行波管、核辐射防护和计量设备、防化服等。
在展厅里,笔者看见了一幅有名的照片: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升起蘑菇云。据介绍,这是由西安光机所研制的64型转镜式高速摄影机拍摄的,由照片引出各地研究所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故事。当时,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物理所、声学所、自动化所、长春光机所、西安光机所等单位派出49名科技骨干,先后到核试验场地协同国防科委21所执行测量任务,保证了首次核爆炸测试任务的完成。
讲述尘封已久的功勋故事
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先后有近50个研究所,1.7万余人参加了相关的攻关任务。而与“两弹一星”工程的卓越功勋和名垂青史相伴随,是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两弹元勋”的故事。
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23名科技工作者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部分历史开始展现在人们眼前。其中,郭永怀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
作为一位天才的物理学家,郭永怀与钱学森合作写出了震惊世界的重要论文,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一个有赤子之心的知识分子,他为了在第一时间顺利回国,一把火烧掉十几年来写成的没有公开发表过的书稿。
1968年12月5日的凌晨,郭永怀从青海核试验基地返回北京时所乘飞机失事。在飞机失事临难的最后时刻,他与警卫员抱在一起,用身体夹住了装有导弹热核武器试验数据的公文包。他们的尸体被烧得面目全非,但他们紧紧护住的公文包,虽然有点烧焦,却依然完整!
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
中科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科学院从国家民航局借来直升机,在京郊山区上空盘旋几次后才选定建立地址的。当时的任务是探索和开发用于远程火箭的高能推进剂和发动机的地面试车工作。出于保密原因,基地当时对外称“北京矿冶学校”。
据介绍,由于保密性,当时一大批科研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内容连家人都不能告诉,他们中许多人的贡献乃至姓名在此次纪念馆中是第一次被公开披露。
如今,展览馆的院子里,还有当年火箭研发基地使用过的设备仪器,虽都已老化,但“两弹一星”的精神却未褪去。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级60名本科生是开馆后的首批观众。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在开馆仪式上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纪念馆,更是一座丰碑——它承载着中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们几十年传承至今的科学精神与风骨。我们将用这座纪念馆,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难、淡泊名利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