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我为祖国找石油”

——本报记者随东方物探队员勘探掠影

赵树宴 王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1月13日   第 16 版)

  大沙暴来袭,像一堵高墙,遮天蔽日。

  沙漠深处做饭的锅支在风沙里。

  队员们扛住支撑帐篷的钢管,抗击沙暴。

  联队在前线指挥部的全家福。

  水很稀少,洗澡几乎不可能。

  队员驾驶沙滩车准备向沙漠腹地挺进。

  内蒙古银额盆地巴丹吉林沙漠位置

  车辆陷入沙坑是常事。

  帐篷上覆盖着厚厚的棉被。

  女铺线工主要担负布线任务。

  技术人员正在分析震源车探测到的数据。

  沙丘上车辆难以通行,队员只得步行。

  可控震源车向沙漠腹地挺进。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我为祖国献石油……”上世纪60年代,这首由秦咏诚作曲、刘秉义演唱的,讴歌老一代石油工人铁人精神的《我为祖国献石油》唱红大江南北。

  如今,这首歌仍激励着新一代找油工人。日前,跟随中国石油集团东方物探公司新兴物探开发处239-2211联队的一线找油工人,深入内蒙古银额盆地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笔者强烈地感受到找油工人的奉献精神和博大胸怀。他们经常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为祖国找石油。”

  此刻的银额盆地正是胡杨林树叶由黄变红的时候,景色很美,但环境却十分恶劣。联队经理高磊说,这个工区范围150平方公里,以茫茫戈壁和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为主,是古老丝绸之路的必经地。该地气温昼夜温差大,最低可达零下38℃,还常常有特大沙尘暴。施工期间,联队多次遇到强沙尘暴和9级以上大风,工区最大风力曾达到13级。一次大沙暴来临时,队员们像看到一堵几百米高的厚墙汹涌着翻滚过来。风沙过后,营房车里、帐篷里,衣服、被子、碗筷都被细沙“浸透”了;全队有28顶帐篷被刮烂,2800道大小线被掩埋。风大沙多,联队只得依靠两台D8N推土机把沙梁和软沙推掉后,车辆才能向大漠深处挺进。沙漠深处,路上砾石、骆驼刺坚硬无比,很多车辆每天要换两三次轮胎。为保证进度,队员们都学会自己补胎。

  联队生活也极为艰苦。喝的水从150公里外的温都尔毛道小村的水井中取来。洗澡成为一种奢侈,队员们只有在身上实在刺痒难忍时,才会用水擦一擦。住的地方是自己搭建的帐篷。勘探一线的震源车司机,多数时间则只能在驾驶室里睡觉,吃的往往只有几根火腿肠和炸馒头片。身处沙漠腹地,最为难忍的是与外界难以联系。为了和妻子、孩子简短地说几句话,队员们时常要辗转攀爬到好几处200多米高的沙梁子上。

  他们有着上一辈找油工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情怀;不同的是,现在他们拥有的勘探设备和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爆炸机、 KZ-28可控震源车,都是地道中国货;沙漠钻机、轻便钻机等系列钻机,更是联队多年沙漠找油过程中独立研发的产品。依靠这些先进装备,该队曾创下一天放2700炮(以震源车放炮产生人工地震,通过地震波数据研究地下是否存在油气)的队史最高施工纪录。

  “艰苦创业是石油物探独特的烙印,选择了物探就选择了艰苦。”联队指导员薄忠华说,过去老一辈物探人都是靠人抬肩扛、爬冰卧雪走过来的。如今,随着各类工程车、推土机等勘探和保障装备到位,石油物探条件已经大为改善,相信工资水平和野外生活条件今后也会逐步提升。守望、忠诚、乐观、奉献,这群由“70后”、“80后”、“90后”队员组成的队伍正在塞上荒漠书写着他们的华丽篇章。

  这支队伍也曾走出国门,在苏丹、中亚、乍得、尼日尔等地勘探,海外勘探成绩辉煌。

  “我为祖国找石油,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目标。”队员们说,目前勘探工作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从地下打出的油已经点火燃烧。相信不久,就会有更多的捷报传来。

  (本版照片由本报记者 赵树宴摄)

“我为祖国找石油”
责编:彭训文 邮箱:wanfenglin59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