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1月07日 星期六

孩子异国求学记(海外纪闻)

王若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1月07日   第 06 版)

  去年夏天,我们开始了在加拿大的崭新生活。

  9月开学,我儿子直接上了7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初一。第一天放学儿子对我说,今天基本上没学新知识,都在玩,比如用棉花糖和小棍搭房子。听罢我很诧异:这在中国不是幼儿园小朋友的课程吗?后来我才明白,看似简单的课程安排其实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既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还能让孩子懂得成功来之不易的道理。

  孩子很轻松,但老师却给家长留了很多“作业”,诸如填写各种知情书、责任书等。其中一张表格要求家长用邮件回复以下问题:你的孩子在什么地方值得你骄傲?今年你对孩子有什么期待?希望孩子在哪些方面有进步?这让我开始思考:作为家长,我在孩子成长中的责任到底是什么?

  儿子在加拿大不仅要学英语,还要学法语。这对于英语刚刚入门、法语如同天书的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开学没几天,我就急着去学校了解情况。我对老师说,孩子在中国学习是名列前茅的,来这里学习遇到困难,只要老师告诉我们提高英语的学习方法,他就一定可以跟上。老师惊讶于我的问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好的学习方法,我怎么能教给他呢?”我又对老师说,孩子法语根本不会,我该如何辅导他尽快赶上?老师再次惊讶:“教会他法语是我们的责任,您不用管的。”

  后来我了解到,老师专门给儿子配一台电脑,课上单独教他,单独给他留作业,单独给他出考试题,并鼓励全班同学跟他做游戏。就这样半年以后,儿子不但可以自由交流英语,而且已经没有口音了,法语成绩也达到了70分。到第二个学期,老师不用再给他开小灶了。

  有一天,儿子对我说:“在加拿大,学习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其他方面优秀,一样受到大家的欢迎。”

  在对待学习成绩这方面,中加教育理念的确有很大差异。我曾见到某学校的校刊里有“我希望知道的12件事”一文,其中第一件就是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高分不能代表你一生的成绩,低分也不代表这就是世界末日。重要的是你要努力,但不能牺牲掉幸福和快乐。

  学期结束时,我看到儿子的成绩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技能和习惯,评定6项内容:第一条是责任感,包括是否适应学习环境,按时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作业,是否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等。后面依次是独立工作能力、自主性、组织能力、合作精神、自我管理。第二部分是学习成绩,在分数的备注中,老师给出下一步需要加强和提高的具体内容。看完报告,我很欣慰,因为孩子在学会各种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书本之外的各种能力。

  承担责任是我们来到加国之后开始养成的习惯。在家里,儿子要负责收拾自己的房间,清理自己的洗手间,刷马桶,洗自己的小件衣物以及吸地毯、除草、铲雪、修灯等工作。通过履行这些责任,他懂得了爱护和珍惜自己以及别人付出的劳动。延展到家庭以外,每个人从小就都懂得了“责任”二字的分量。

  很多中国学生来加拿大都追求多伦多大学,因为这是世界一流名校,而加拿大本地学生在选择大学时却更注重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跟教育体系相关联的,加拿大的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们从小就要考虑将来的志向,就要学习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这些理念,给了孩子更多的自由成长空间。

孩子异国求学记(海外纪闻)
你该怎么办?(下)(领事服务)
“海外代购”须依法办理通关手续
“首先”不宜跟“第一”混用(语言信箱)
期数:372 责编:张燕萍 电话:8610—65369316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