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1月06日 星期五

布茹玛汗52年如一日守边护边

白 旻 王考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1月06日   第 06 版)

  图为布茹玛汗大妈和边防官兵在边境巡逻。
  吴明贤摄

  布茹玛汗大妈和边防官兵在石头上刻“中国”。
  吴明贤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有1133公里边境线,有大小250多处通外山口。上世纪60年代,300多名柯尔克孜族边民成为边防线上不可或缺的护边员。当地柯尔克孜族牧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一座毡房都是一个流动的哨所,每一位牧民都是一个活着的界碑。布茹玛汗·毛勒朵就是其中的一员,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这块热土。

  19岁时,布茹玛汗成为了克州边防支队吉根边防派出所的一名护边员,驻守在冬古拉玛山口。如今,52个年头已过去,布茹玛汗依然坚守此地。家人多次想把她接到县城的家中居住,但布茹玛汗总是摆摆手说道:“我要留在村子里,这里有我熟悉的边防官兵,有冬古拉玛山口,有我誓死守护的边境线!”

  守边员的民族情

  9月的乌恰县,秋意渐浓,被亲切唤作“冬古拉玛大妈”的布茹玛汗斜靠在毯子上,在边防官兵和子孙的包围下,开始回忆起这么多年来和“冬古拉玛”结下的深厚情谊。

  在孙女阿丽玛什·阿曼图尔的帮助下,布茹玛汗从一个黑色皮包中缓缓掏出一个被红布包裹着的本子,揭开四角,一个印有“荣誉证书”的红色本子出现在大家眼前。“这是去年9月,国务院给我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布茹玛汗自豪地说。

  聊到高兴时,布茹玛汗突然邀请大伙一起去她当年驻守的冬古拉玛山口看看。在行进的路上,布茹玛汗感慨地说:“小时候,从沙孜村到乌恰县,先步行,骑马,后搭乘拖拉机,总共要花费10余天的时间,现在一个小时就到了。”在布茹玛汗眼里,村子这些年的变化还远不止这些。

  布茹玛汗告诉大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边防派出所实施爱民固边10年来,吉根乡牧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住的是抗震安居房,通上了自来水,安上了电灯,肉想吃就吃,摩托车、小轿车随处可见。

  回到家中,布茹玛汗又和大伙饶有兴致地讲起今年“八一”建军节去北京参加双拥会议时的所见所闻,即便这已经是她第18次到北京。回忆起2007年第一次去北京的情景,她激动地说:“以前从来没有坐过飞机,只是见过天上飞翔的雄鹰和冬古拉玛山口漫天的星星,没见过人民大会堂耀眼的灯光。”这次北京之行,让布茹玛汗的梦想实现,不仅知道了边境线的宽广,也见到了天安门的宏伟。那一年,布茹玛汗和她“中国石”的故事被广为流传。

  中国石上的爱国情

  柯尔克孜族是英雄玛纳斯的后裔,是一个世代守边的民族,所以几乎人人都会唱《玛纳斯》史诗。“戈壁上留下了石头,石滩又变成了林海;绿的原野变成河滩,山涧的岩石已经转移。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啊!唯有祖先留下的史诗,仍在一代一代地流传……”布茹玛汗不识字,却能朗朗上口地唱出几段《玛纳斯》史诗。

  1964年,已为人妻的布茹玛汗与丈夫托依其别克第一次来到吉根乡的冬古拉玛山口成为第一批护边员,从此知道了什么是边境,什么是国家。

  那一年,当布茹玛汗望着绵延的边境线,发现不时有牧民越界放牧时,她意识到了守护边境的重要意义,从此许下了刻界碑的心愿。通过向人请教,布茹玛汗学会了汉语和柯尔克孜语“中国”的写法。在一次巡边时,她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跪在乱石堆上,蘸着雪水在石头上写下“中国”,然后用尖利的石块雕刻。当西陲的最后一缕阳光落下时,第一件作品“中国石”诞生了。

  从那时起,只要行走在边境线上,她就会找石头在上面刻上“中国”二字。半个世纪过去了,布茹玛汗自己也不清楚她到底刻下了多少块“中国石”。

  2008年,随着三儿子阿曼图尔·托依齐拜克加入护边员队伍,布茹玛汗家已经有7名护边员了。一个用脚步丈量祖国神圣领土的决心在继续,一种守边护边的信念在继续,一片心系祖国的爱国之情仍在继续。

忠诚履职的司法卫士
唱响天山南北
下乡义诊受欢迎
新疆建首个村级视光残疾康复站
布茹玛汗52年如一日守边护边
恒源挥笔书神龙
责编:齐 欣 邮箱:and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