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

中国经济发展“含金量”会更足(《未来五年》系列访谈 ②)

——专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

本报记者 宦 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0月31日   第 02 版)

  自201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创新创业的政策,全民参与创新创业的意愿空前高涨。“十三五”时期,以“互联网+”、通信、高铁、航天等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步入从量变到质变、从产业规划到发挥市场力量推动的新阶段,经济发展将更具“含金量”。

  

  创新增强发展动力

  问:五中全会公报将“创新发展”置于实现“十三五”需要树立并贯彻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怎么理解“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之“新”?

  徐洪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规划,首先强调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这“全方位”创新将创新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会呈现新态势,进一步向中高端迈进。在经济增长“数量”保证的同时,“质量”的保证则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增加中国经济的附加值,也就是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而在全球竞争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二,从需求端来讲,首先是老百姓的收入和经济发展会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就是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翻一番,收入的增加意味着老百姓消费能力的增强。

  第三,从供给端来讲,则体现在投资结构的改善。增加供给其实就是增加投资,调整优化供给的结构其实就是调整优化投资的结构。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当下我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不光是基础设施,还有大量的民生工程,包括医院、教育、养老、城市公共建设等都需要增加投资。此外,个性化、差异化、新兴化的消费热点也需要投资来保证这些领域的供给,比如文化的消费、信息的消费、养老的消费、健康的消费、旅游的消费等。

  转型走向“中国创造”

  问: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未来5年我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徐洪才:我们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当中的位置会改变,简单地说就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中国的产品不再是“价廉物不美”的代名词,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将更多地成为中国的“代言”。同时作为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也会增加进口,从向世界输出产品到从各国进口各种产品,更多分享世界经济的红利。同时,中国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改革与完善。以前中国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被动的接受者”,现在我们要转变成“主动的建设者”,在国际舞台上更多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竞争优势方面,第一是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更大力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国经济已经取得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第二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们在高科技研发、大型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三是更加注重培育人力资本的优势;第四是中国人敬业精神的优势。中国在非洲、拉丁美洲等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影响力日渐增强,我们在当地所做的投资以及进行的经济援助,从国际社会来看,既是中国“正能量”形象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过程。

  四项举措激发潜力

  问:您认为未来5年,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体制机制的创新将从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徐洪才:第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里面就涉及到行政体制改革。不管是简政放权还是要落实的3个清单制度,即政府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及2017年1月1日就要全面推广的投资管理体制的负面清单,都会有力释放微观主体的活力。

  第二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继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引进多元化主体,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作为创新的主体,这会有利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

  第三是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我们的市场中介组织、NGO等社会组织严重匮乏,这些组织的培育和发展能够起到市场有序监管“润滑剂”和沟通双方主体“桥梁”的作用。

  第四是不断完善法律体系。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法治环境的完善、监管体制的完善也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只要法治完善,才能更充分地释放经济的潜力、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

中欧经贸合作越来越火
声音
互联网金融博览会上抢风头
中国经济发展“含金量”会更足(《未来五年》系列访谈 ②)
前三季保险业利润大增
中德纵论中小企业合作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