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31日,英语国家的人们都要举办万圣节之夜活动,这一源自天主教的传统民俗活动近年在海峡两岸都成为时尚,受到追捧。本周,台湾开南大学教师赵哲圣投书《中国时报》提出,万圣夜的流行自然源于文化的共享,但相较之下,我们自己的节日与民俗却受到冷落,在年轻一辈中产生断层,这种现象折射出文化流失的隐患。文章摘发如下:
西方东传的万圣节,这些年来成为许多小朋友与年轻人装鬼舞弄的节日。未来几天,我们会碰到许多喊着“Trick-or-treat不给糖就捣蛋”的双语幼儿园小孩穿梭玩耍在街头。
为什么一个西方的习俗,我们的孩子却如此熟悉与投入?这是文化全球化的反射,也是英语文化从人(外语老师)、机构(双语幼儿园与补习班)到西方媒体所主导的传播。我忧虑,这将把我们带往一个“文化英语化”的失衡境地。
西方节日通过媒体铺陈和嘉年华似的包装,呈现出时尚、主流的气氛。孩子们尚处于对自己的生活区域、自有节日都懵懂无知的启蒙阶段,因大量外来信息和商家店铺提供的装扮道具,变成“皮下注射”传播理论中的被注射体,没有抗体地接受。小孩如同海绵,在全面接受西方文化时,自己文化中的如农历新年、光复节等只成了放假的标志,因为我们自己的媒体和教育已省略了这些本地节日与民俗的文化建构,等同于自我删除。
网络正在创造数字世界的搜寻思维,演变为信息与商业的交易机器。网络会记忆每个人的搜寻记录,并据此提供过滤后的推荐新闻或采购列表,这股无形控制力深化至每个年龄层和不同的工作群体。以往传统媒体时代西方所主导的节日讯息已经偏重,而新媒体时代的网民在鼠标纪录、手机点选、消费个资、社群分享等无声监控演算下,更方便体会与认同西方节日。但这种认同极易陷入紧随流行的消费至上,令节日与民俗活动成为失根的消费为本,更何况,我们还在这个过程中消蚀了更多自有节日的文化底蕴,最终漂流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