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直面台湾光复历史意义
重建两岸人民共同史观

张钧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0月24日   第 06 版)

尊敬的俞正声主席,各位先进,各位朋友:

  今天,作为600万台湾青年中的一分子,有幸在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大会这个神圣的场合汇报我的感想,既激动,也惶恐,更深感这是一份对台湾青年的信任和期许。

  从台湾同胞的视角看中国近代史,自1895年台湾割让予日本到今天,台湾见证了整个中国的苦难和辉煌。回顾这段历史,1945年台湾光复无疑是近代中国至关重要的分水岭。大陆同胞从1931年“9·18事件”算起,奋起抗战14年,而台湾同胞更是血泪抗日长达50年。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最后迎来抗战的胜利,继而有台湾的光复,使得台湾同胞脱离日本殖民统治的铁蹄;也因为有台湾光复,才能算是整个中华民族、所有中国人民的胜利。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台湾青年从未缺席。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血与火的淬炼中,台湾青年得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结论:“欲台湾革命成功,必先祖国革命成功”。众多的台湾青年从推动民族解放和社会变革的思想高度,踊跃投身抗日民众运动,并将这一运动上升为心向祖国的“台湾光复运动”,不少台湾青年还前仆后继地奔赴祖国大陆,投入抗战事业。驱使他们这样做的动力,既有痌瘝在抱的理想、追求进步的理念,更有深沉的民族主义情怀。1945年台湾光复后不久,不少台湾青年也正是秉持着这样的拳拳之心,踊跃报考赴大陆求学,积极地投入建设祖国、建设故乡的行列。

  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是历史的一体两面。“光复”对台湾同胞来说,是“光荣地复归”;对我们的中国来说,是“光荣地收复”。因此,“光复”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荣光。

  值得警惕的是,台湾光复已然70年,但其历史意义与精神在岛内却不断被淡化,甚至被颠倒。这一点在青年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过去有站在殖民者立场的“终战史观”,有荒谬的“日本殖民肯定论”,近来又弥漫起认同日本军国主义的“台湾战败论”,凡此种种,均是历史虚无之后的结果,对当今台湾青年人的毒害尤深且烈。近年来,我的不少同辈人对一些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认知存有较大歧异,甚或对“我是谁”这样的问题都感到了迷茫。这一现状必须正视,也必须找到答案。

  盱衡历史,观照当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台湾前进的动力从来都是在青年人身上。无论是岛内的抗日运动,还是光复运动,都是以台湾青年为主体的。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进步运动,伴随而来的都是台湾青年重新认识祖国大陆的思想变革。

  2008年之后,两岸关系进入了和平发展的阶段,两岸青年在这个绝佳的机遇里,相互往来,共同学习,甚至是一同创业,在超过一甲子的两岸对立时期,这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从交流到和解,再到最终实现国家与民族的认同,其中还不可缺乏中介机制的作用。老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两岸青年凝聚共同认同,最佳的中介机制就是历史。唯有通过以历史为基础的深度交流与对话,台湾青年才能清楚地认知到两岸至今尚未统一这个民族悲剧的根结,反省过去、承继传统,直面现实、放眼未来,以充满自尊、自信与自豪的心态,融入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

  过去由于两岸的隔绝,几代台湾青年只得放眼海外,而失去与大陆年轻一代共同脚踏实地奋斗的机会。“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一语在岛内不断流传就可见一斑。如今,历史的巨轮又来到新的转折点,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为台湾青年铺展开了应对岛内社会矛盾与自身处境的新出路。

  回顾历史,是为了把握当下、开创未来。台湾光复是两岸中国人民共同赢得的民族荣光,也是两岸同胞携手共圆民族梦想的坚实起点。这段历史的意义应该受到正视与珍惜,以台湾光复作为联结两岸同胞认同的纽带,超越差异性,发掘同一性,为国家、为民族、为同胞求索进步的前景,这是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最大的意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条看似艰辛却充满光明的道路上,台湾青年不能缺席,台湾青年也不会缺席。

  最后,借用台湾抗日先贤周合源先生的话,纪念台湾光复最佳的方式,就是:“中国再统一,台湾真光复”!

图片报道
弘扬台湾同胞爱国爱乡光荣传统
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历史的回想 追梦的历程
直面台湾光复历史意义
重建两岸人民共同史观
汇聚推动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的青春力量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