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范曾:“文明对话”是呼应而非趋近

本报记者 赖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0月23日   第 16 版)

  神奇的东方——马可·波罗像
  范曾

  艺中圣者——米开朗基罗像
  范曾

  钟馗神威
  范曾

  中意建交45周年之际,应意大利总统塞尔吉奥·马塔雷拉之邀,中国书画家范曾个人画展“文明对话”日前在意大利罗马维托里亚诺宫举行。100幅画作展示了艺术家30年来在书画领域的不断探索。此次展览持续3个月,吸引了13万意大利观众,在意大利引发极大反响。意大利总统塞尔吉奥·马塔雷拉先生亲临展览开幕式,并授予范曾“意大利共和国大将军”勋章。意大利舆论普遍认为,范曾的作品“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用文化交流的方式传承连接了中国与意大利的新丝绸之路”。

  展览结束回国后,范曾先生在家中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77岁高龄的范曾依旧坚持每天5时起床。读书、吟诗、书写、作画成了他的日常。他有24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词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他说,自己在学术和艺术上行中道,性格上却有狂狷的一面。

  有人说他“太傲”,也有人说他“太狂”,范曾却说,其实他内心深处存在着一个最大的谦虚——“我梦想成为一个画家。”这里面,包含着他对艺术的虔诚信念和纯粹追求。

  

  展览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

  记者:这次展览的主体是“文明对话”,您想进行这种对话的背景是什么?

  范曾:举办这个展览,还是希望中国艺术走向世界。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次展览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和意大利自上古以来就以灿烂文化表彪炳于世,不啻为东、西文明的源头,而绘画领域更是世界绘画史上“来吾道夫先路”的典范。两个古老文明之间的交流已有数千年,其中“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为了表达“文明对话”的主题,我特意创作了一些有关意大利的作品:马可·波罗像、利玛窦像,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像,还有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像、诗人但丁和他精神上的爱人贝雅特丽齐画像,都是我今年3月以来的新作。这些作品,引起了意大利观众的高度共鸣。

  东西艺术有差异“才有了相互的吸引力”

  记者:在外交领域,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要“求同存异”。在中西艺术交流中,您如何看待“求同”与“存异”?

  范曾:近代以来,很多画家留学回国后,都提倡融中西于一炉。我觉得,这种讲话本身是有毛病的。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应该感激农业社会,感激东西方的隔绝,才造成了东西方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这个差异是那么样的大,才有了相互的吸引力。

  西方人按照古希腊的思维逻辑,创作了他们独特的艺术;中国人按照中国古代的思维逻辑,创作了今天的作品。同样高水平的艺术,虽然表现手法完全不同,但观众所感受到的震撼是相同的。

  就拿这次意大利展为例。在维托里亚诺宫的走廊上,中国传统的英雄人物、哲学家、诗人、神话故事人物和西方文化人物摆在了一起。看了我的作品以后,再看看罗马的雕刻,就能感到,这是在同样的平台上互相呼应,而不是趋近。

  “对那些丑化中国人形象的作品,我恨之入骨”

  记者:尽管我们常说要有文化自信,但在西方文化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我们自信的底气来自哪里?

  范曾:有人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是,“他山”的文化艺术,不一定能“攻”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就拿佛教来说,这是多大的力量,到了中国也要从属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再把它推进。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对中国的民族文化要有充分的自信。中国文化可以融化、吸纳外来文化,可是不太容易被外来文化所摧毁。我相信,大众越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在比较了世界文化之后,就越会对它更加热爱和尊崇。

  我自上个世纪开始,就坚决不赞成后现代艺术在中国的流布。因为中国并没有产生后现代艺术的前提。欧洲产生后现代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而且理论先行。但在中国,这些都没有,很多人仅仅去套学皮毛。后现代艺术在中国不能起到一个积极向上的作用。尤其对那些丑化中国人形象的作品,我恨之入骨。

  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尊严。尊严来自于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盲目推崇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画家或所谓的理论家,要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对西方文化也不了解,要么是另有所图。

  艺术家不能“心灵上有个点钞机”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并指出“文艺不能做市场的奴隶”,对此您怎么看?

  范曾:艺术作品永远不是时代政治口号的解说员。它永远是以个人为主体,基于艺术家心灵智慧的成果。这是艺术的特点。如果不通过艺术家的心智创造,仅仅去做一些政治口号的注释、演绎,一定不是好作品。

  真正的时代歌者,无论画什么都是了不起的。中国绘画传统强调“怎么画”。知道了“怎么画”,哪怕是画一草一木,都寄托了对祖国的深情;不懂得“怎么画”,即使画大江大河,也只是空洞无神。

  大师的产生,离不开国家的重视,还需要艺术家自身不懈的追求。这个追求,是指心灵上一种向至上的趋近,而不是心灵上向金钱的趋近。有的人画得非常好,他不一定会作诗,但心灵上是一个诗人,那我就承认他的画是诗。就怕有的人心灵上完全不是诗人,心灵上有个点钞机,那他永远不可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为人民所喜爱的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学养是积于年月后的自然流露。老子说:“静为躁君”,静应该主宰烦躁。心不静,就不能虑;心不虑,就不能得。所以艺术家要守得住寂寞,沉下心来读书,提高知识水平,磨练基本技能,能够静言思之,让思想先行。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范曾:“文明对话”是呼应而非趋近
唐代宫廷女子生活图景(古画品鉴)
展现“黑白的力量”
专家聚首研讨“城视·理想空间艺术”
赵溅球画展在尼泊尔举行
责编:赖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