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是最近的理论热点。在《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中国文明基体论的延续》(社科出版社出版)一书中,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光斌提出了几个新概念,如“中华文明基体”“致治”“混合至上”。他认为一个国家可能政体会不断变化,但传统内核不变,传统依然在约束着现代性的现实政治,甚至可以说,传统政治框定了现代政治。
日本中国问题专家沟口雄三提出“中国基体论”:中国由独自的历史现实展开,体现于漫长的不同时代种种现象缓慢而连续性的变化,所以中国的现代应该在现代、近代、前近代的关联中来把握。杨光斌认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包括:关于国家的大一统、民本、和为贵思想,关于行政的官僚制、选贤任能,关于文化的包容与中庸之道,关于社会的农业社会式自由与自治以及关于家庭的家庭伦理本位等,这些“基因”内化于生活在固定疆域内的华夏民族血液中,使得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不中断,可称中国为“中华文明基体”。这一不同于西方国家法治与自由传统的文明内涵,意味着只能以中国自己的条件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世界上9个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国家,其中8个采用了移植而来的代议制,治理能力都远不如采用自创的民主集中制政体的中国。
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在该书研讨会上阐述说,中国体系庞大、事业恢弘,正在进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但它同时也结构复杂。现在很多争论日益边缘化,什么左派右派、非毛化再毛化、自由主义等,都是与现实毫无关系的臆想。这个国家在哪里?社会在哪里?实际的问题在哪里?只有理解了“混合至上”,才算摸到了中国现实的边际。
(张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