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外国礼俗面面观(礼仪漫谈(194))

——巴西

马保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0月17日   第 06 版)

  姓名与称呼

  巴西人姓名由3部分组成:本人名字·母亲姓氏·父亲姓氏。这种全称只在很正式的场合使用。平时使用简称,即本名加父姓。日常生活中,互相认识的人,只呼名。土著居民,多不习惯让外人称呼自己的姓名,一般不把自己的真实姓名告诉人。

  两个特殊礼节

  巴西流行握手礼,适用于初次见面或不太熟识的人之间。握手应由身份较高的人、年长者、主人或妇女先伸出手,若身份低的人抢先伸手,会被认为举止不恭。黑人握手时,习惯用左手在对方肩上拍一拍。贴面礼流行于女士之间,有时女士与熟识的男士也互贴面颊。至于吻手礼,社交场合也常见,身份高的女士会伸出手,让人亲吻。

  此外,巴西人有两个特殊礼节:一是握拳礼。握紧拳头,拇指向上伸出,用于向人问安或致敬;二是沐浴礼。它是巴西土著居民迎宾的礼节。当客人抵达后,主人便邀请客人入室洗浴。客人沐浴的时间越久,就表示越尊重主人。有时,主人还会陪同客人一道入浴,宾主双方一边洗澡,一边交谈,更显得宾主亲密无间。

  穿着与服饰

  巴西服装属欧式风格,但是由于地处热带,服装设计大胆、火辣,色彩艳丽,富于性感。正式场合,他们一定会穿西装或套裙,尽管天气炎热,深色服装也是必须的。日常生活中,男人穿短衬衫、长西裤,女士则穿长裙。巴西妇女爱戴首饰,喜欢色彩鲜艳的时装,习惯赤脚穿鞋。黑人妇女一般爱穿短小紧身的上衣、宽松肥大的花裙,并且经常身披一块又宽又长的披肩。按照当地风俗,那简斯第地区的妇女将帽子戴得偏左表示“未婚”、偏右表示“已婚”、扣在前额上则表示“别理我,我很烦”。

  烤肉闻名于世

  巴西人平常主要吃欧式西餐,肉类所占比重较大,巴西烤肉闻名于世,特别是烤牛肉,则为巴西上层宴客的一等国菜。烤牛肉不加调料,只在牛肉表面撒点食盐,以免丧失原质香味。炭火一烤,表层油脂渗出,外面焦黄,里面鲜嫩,散发出一股特有的香味。另外,黑豆、红豆等豆类,加上猪肉、香肠、烟熏肉、甘蓝菜、橘子片,用砂锅烹煮而成的“烩费让”,也有“国菜”之称,宴请时不可缺少。

  巴西人喜欢吃虾,很少吃鱼,通常只在星期五和复活节时才吃鱼。素菜系列有烤茄子、烤辣椒、烤菠萝、烤苹果、烤玉米、烤香菇、烤哈密瓜等,风味独特,受人喜爱。

  巴西人每日离不开咖啡,还喜以咖啡待客。至于饮酒,提倡饮而不醉,醉酒被视为粗俗至极。

  火辣狂欢节

  “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 巴西狂欢节,始于十九世纪中叶,最初只是贵族举行的室内化妆舞会。现今巴西狂欢节每年二月中旬或下旬举行,持续一周,狂欢节上奇装异服盛行,男人对女性化的服装狂热追捧,有的男人干脆把自己打扮成女性,而平时性格内向的女人,则大跳狂热的舞蹈。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火辣的桑巴舞,热闹的街头派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狂欢节内容十分丰富,主题是弘扬爱国主义,从印第安人历史、巴西足球到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各种愿望、需求等都有反映。不分贫穷和富有,不分尊贵或卑贱,从白天跳到黑夜,尽情快乐,尽情宣泄。

  厌恶美式“OK”手势

  若想进入私人的土地或住处,必须先获得主人的同意。私自闯入者,若被查问3次仍不回应,主人则可以举枪射击。

  巴西人喜爱蝴蝶,认为蝴蝶美丽、吉祥;视棕色、紫色是悲伤色调,黄色则表示绝望,深咖啡色会招至不幸。赠礼不赠送手帕或刀子。忌讳数字“13”。

  交谈时,爱聊足球,爱讲笑话,爱听趣闻。对于国内政治、经济、民族问题,则常常闭口不谈,也不议论与邻国阿根廷的有关敏感问题。人际往来中,重视亲笔签名,不论是写便条、发传真,还是送礼物,都会签下自己的姓名,否则会被认为不重视交往对象。美国人喜爱的“OK”手势,在巴西表示令人厌恶的大便,是粗俗、猥亵的下流动作,是冒犯、侮辱对方的意思。

  (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

外国礼俗面面观(礼仪漫谈(194))
新《食品安全法》有何亮点(律师信箱)
公告
期数:370 责编:张燕萍  汪 莹 电话:8610—65369316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