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精准扶贫的河北样本

本报记者 申孟哲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0月17日   第 04 版)

  图为绿岭公司的高速全自动核桃加工生产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按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未来5年内,平均每个月都要减贫100万人口。如此庞大的目标如何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近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和国家扶贫办组织,本报记者来到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近距离观察这里的精准扶贫模式。

  公司+农户

  生态扶贫之路

  面容黝黑的高盛福喜欢把自己称为“核桃哥”:“他们说我是种核桃、吃核桃、卖核桃,长得也像核桃。”

  高盛福是河北省绿岭果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从1999年起就在临城县的荒山上挖沟、种核桃。到今天,他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集约化薄皮核桃生产基地,也是“国家扶贫龙头企业”,且在核桃产业上形成了全产业链——既有育苗、栽种,也有科研、深加工产品。在他带动下,整个临城县已经种植21万亩薄皮核桃;公司则和农户合作,为农户供应高纯度苗木、产品保护价回收、免费提供技术服务。

  在这样的模式下,绿岭公司带动全县8个乡镇人均增收2000多元。此外,还能每年用工10万余人,支出工费10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农民在打工挣钱的同时,学到了核桃树管理、养殖等技术,增加了致富资本、转变了思想观念。

  21岁的刘东芳也在这家公司上班,每年有2万多元的工资收入;她的家里还种了4亩多地的核桃树,现在已经进入挂果期。“美着呢。”刘东芳说。

  合作社+农户

  集体扶贫之路

  在太行山区深处,有一个名为围场的村落。山场面积大、耕地面积小、水资源匮乏,外出打工的村民颇多,这样的村落在太行山区并不鲜见。

  44岁的魏贵生,10年前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仔。2006年,村里统一收回退耕还林地,公开实行大户承包,魏贵生一口气承包了70亩地。最初的几年较为困难,要靠银行贷款和亲朋借款支撑每年的投入,承包的土地也需要精心管护。但4年后,苹果树开始挂果,此后两年便收回了投资。今年,他估计能有40多万元的收入。

  魏贵生的成功案例,是围场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的优秀成果。在这种模式下,全村现在已经治理1.3万亩荒山,栽种优质核桃5.5万棵、板栗30万棵、红富士苹果3.5万棵。魏贵生说,他长期使用的40多名工人里,有许多都在山上承包了土地,自己也搞种植。“现在村里还给了很多支持,比如政府都给上变压器、打机井。”

  互联网+扶贫

  新型扶贫之路

  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现在河北省还有扶贫开发重点县62个,其中22个是国家认定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全省行政村的15%、乡村人口总数的8.5%,依然处于贫困状态。

  针对这一现实,河北省决定采用新技术。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介绍,河北省和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启动了“阿里·河北”扶贫计划,在贫困县优先开通淘宝特色中国县级馆,培育发展“淘宝村”,争取实现2016年贫困村“一村一网店”建设目标。按计划,到2015年底,河北将在全省建起规范的“互联网+扶贫”行动综合服务平台,力争覆盖全省7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全省开展“互联网+扶贫”试点县2-3个,培训人数10万人;培育10个“互联网+扶贫”示范龙头企业。而到2016年底,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计划将覆盖河北省3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贫困地区新开并且保持成交活跃的网店数量达到1000家以上。

  河北省扶贫办副主任王留根表示,未来5年,将有4000亿元的资金投向河北扶贫开发领域。

未来5年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甲骨文记忆展开幕
农民歌手滁州放歌
首份旅游微商报告出炉
湖北谷城:交通先行助脱贫
首届紫禁城论坛故宫举行
京台法律研讨会举办
精准扶贫的河北样本
印度学生比拼中餐厨艺
责编:任 涛 李 贞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