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谈及新闻行业,大家都在关注当下新闻载体的变革。诸如甚嚣尘上的“纸媒已死”论调,或是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新媒体运营。直到白俄罗斯女记者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我们才仿佛从梦中被惊醒,猛然间回首,重新注视新闻灵魂的分量,它来自于真实。
1986年,位于原苏联境内,现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反应堆失火爆炸。而当时的苏联政府应急处理迟缓,外界所知消息甚少。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同行们,选择勇敢地站在废墟旁,收集资料、采访事件当事人,成百上千次地询问只为呈现真相。最终她花费了几年的时间,采访了500余名目击者,记录了成千卷录音、几万页笔记,才写成《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一书。当这样一本著作沉甸甸地摆上记录着人类智慧与文明的书架,我们不能不对新闻人肃然起敬。这份敬意,是献给他们直面真相的勇气、记录真实的艰辛和长存于心的审慎。
这个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一个新消息短则几十秒、长亦不过若干天,便会被人群所遗忘。只要花费1秒钟就可以点击转发,完成一次消息的传播,这是新媒体提供的便利。然而大规模的信息传播,也使人们对待真相的态度变得轻浮。或者紧随潮流、追求轰动,或者不假思索地接受并传播虚假新闻,或者带着“阴谋论”的目光怀疑一切……懒于思索、疏于探求、流于表象,是当下媒体从业者需要克服的弊病。
对于新媒体从业者来说,要认识到“新”是形式、是手段,做新闻的内核仍然是“真”。求新、求快的目标,不应该掩盖求真、求实的基础。没有“真”的核心,再新颖的呈现形式,也不过是在给空洞的新闻做浮夸的包装,而这终将烟消云散,不值得被留下。随着科技的进步,新闻的呈现会越来越多样化,然而能令其生命力长存、不会坠入衰退之渊的力量,只有对真实的坚守。
感谢阿列克谢耶维奇,这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人,不仅在文学意义上,贡献了精彩的故事和特立独行的书写风格;更是在精神意义上,树立了人们对真相探索不息的标尺。对于新闻人,尤其是对沉浸在兴奋争论中的新媒体人来说,后一意义也许更为重大。可能,这是时代最恰逢其时的一次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