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扶贫不只鼓腰包

尹晓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0月16日   第 07 版)

  工作几年,老少边穷去过一些,吃不饱,穿不暖的地方,有,但已经极其少见,甚至跟别人说起来某个地方,因为穷,孩子冬天穿不起棉衣,别人的第一反应通常会是:啊?还有这样的地方。

  无论我们怎么描述贫困,它总有一个标准,今天,中国的贫困标准线已经到了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万元户已经是公认的“有钱人”。联合国的一组数字也与之印证,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到2002年下降到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这些年,在政府的主导下,中国先后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2001—2010年、2011—2020年两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提出精准扶贫的新方略,增强了扶贫的有效性。

  中国已经连续两年将减贫1000万人以上作为中央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农村贫困地区的道路、水利、电力、住房、通讯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条件明显改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这些,无论是在中国的西北亦或是西南相对落后的村庄,都发生了看得到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也是当地百姓津津乐道的事情。笔者去农村采访时,当地干部们无一例外地都会重点讲到年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是的,于数字背后,我们看到,即使在新疆、西藏的腹地,居民在物质、教育、医疗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这样的成绩确实不易,由于贫困地区自身的发展,一些地区人口大量外流的情况也开始有所改观。

  不过,在中国扶贫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忧虑。原有农耕文明下的精神生活渐进瓦解,新的文化秩序并未建立,在社会化变革中,在腰包鼓起来之后,精神生活成为扶贫之后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因为,乡村文化的重构不仅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延续,还将会为现代乡村治理提供智慧。

  在中国,绝大多数人已经告别了吃不上饭的时代,物质生活的提高对精神生活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但这种文化秩序的建设,不会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而自然增加。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社会焦虑不可避免,可以预见,随着脱贫地区经济的不断改善,他们原有的主要对钱的需求会变成更为复杂的精神层面需求,而社会怎么去应对,扶贫工作中如何有序开展,都值得考虑。

扶贫不只鼓腰包
中国扶贫线 30年涨10倍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