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0月09日 星期五

人民日报海外版华文媒体丝路行

海外华媒点赞大美丝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0月09日   第 13 版)

  编者按:

  2015年9月20日至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华文媒体丝路行”顺利举行,来自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西班牙《侨声报》、《英国侨报》、《非洲华侨周报》、澳大利亚新金山传媒、德国开元网、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的十余位编辑记者历时10天,穿越陕西、甘肃、新疆,零距离感受古老丝绸之路的无穷魅力。

  西安的厚重历史讲述丝路起点的千年传奇,白银的黄河石林见证母亲河的生生不息,乌鲁木齐的中秋圆月寄托游子对故土的深深思念……10天丝路行活动中,华媒记者折服于丝路沿线的壮美,感知西北大地的雄浑。他们已做好准备,用手中的笔向世界讲述金秋时节精彩的“丝路故事”。

  

  “丝路起点”再出发

  本报记者 刘少华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时,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

  最近,来自五大洲的华文媒体,重走古丝绸之路,感受“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新脉动。第一站,自然选在了陕西。而这个“起点”,也留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

  从铜马车到长安号

  一路畅通是丝路传统

  古丝绸之路始自2000多年前的西安,张骞从这里出发,开辟了一条绵延至今的道路。然而如今,华媒记者们直言,全世界的人到西安,都想看一个更老的遗迹: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有一件叫铜车马,精致细腻,当地人把这辆车的伟大之处一一道来。记者们对这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加称赞,频频拍照。

  几十公里外,西安国际港务区,记者们慕名前来参观的是一辆长达数百米的“车”:长安号,它沿着丝绸之路逶迤前行,货物目的地遍布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的44个城市和站点。

  “如今长安号已开行一年多了,运送的货物70%来自陕西之外,今年1月,第一批来自澳大利亚的货物也已清关检疫。”港务区负责人表示,长安号驶过的钢轨已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黄金通道”。

  畅通的不止是路,丝路的便捷体现在许多方面。在港务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在这里汇聚通达。

  从“大学联盟”到思源学院

  打造智库与人才库

  一个大学校长,引起了华文媒体记者们持续数天的讨论。来自美国《侨报》的余小平直言,这个校长“有思想”。

  记者们说的是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教授。他这几个月很忙,因为由这所大学首倡的“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才发起不足5个月,就得到了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114所海内外知名高校的加入,还有10多所高校即将加入联盟。

  “什么叫世界一流大学?全世界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你这个大学能解决,那就是世界一流。”王树国表示,这个联盟着眼于解决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合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陕西,既有西安交大这样“高大上”的学府,也有西安思源学院这样培养技术骨干的学校。西安思源学院院长李维民觉得,作为国内知名的民办学校,过去10年间的转型发展,已经走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

  陈宝泉来自澳大利亚新金山传媒,他对这个学院优美的环境赞不绝口,直言处在白鹿原的这个校园,非常有利于静下心来学习。他对比国内民办高校和国外私立大学,认为这种模式值得探索。

  “拥抱‘一带一路’,我们还在不断进行国际合作,既‘请进来’,也‘走出去’。”李维民告诉记者们。

  从泾阳老砖茶到杨凌新农业

  在传承中走向未来

  眼前是一个传统的陕西院落,阳光洒下来,贴着旧春联的门板吱呀作响。推开门,摆着一块块厚重的茶砖。这里是地处关中腹地的泾阳县,制茯砖茶的历史可以上溯至近千年前的北宋时期。

  坐下来,泡上一杯茶,端起来泯上一口,《欧洲时报》记者刘勇直言味道很特别。掰开茶砖,看到里面茂盛的金花,这是茶砖品质的象征。

  在这里,记者们参观了三个茯砖茶工厂。原料精选、筛分、蒸茶、渥堆发酵、熬茶汁、司秤、蒸茶、装模、压制成型到晾置,不变的是传统工艺,变化的是如今在窗明几净的现代化工厂中生产。到2017年底,这里的茯砖茶预计产量突破3万吨。

  如果说砖茶意味着传承,不远处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则意味着创新。如今这里每年科技示范推广产生的效益超过100亿元,农林作物良种在全国推广面积达到2亿亩。今天的杨凌,已经成为攻克“三农”难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验基地和展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窗口。

  “走过陕西,就已经觉得重走丝绸之路很有意义了,此行不虚!”站在秦岭半山腰,香港《文汇报》记者马静直言。“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这里也已做足了准备!”

  

  母亲河边唱国歌

  本报记者 王丕屹

  黄河,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中华儿女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当华文媒体的记者走进甘肃白银时,恰逢黄河石林国际汽车拉力赛在黄河岸边举行,来自五大洲的记者在母亲河边高唱国歌:“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朋友,你还唱国歌吗?

  黄河石林国际汽车拉力赛开幕式上,有一个环节是唱国歌,音乐响起,我被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在中国腹地、黄河岸边齐声高唱国歌的一幕震撼。要知道,参加“丝路行”的华文媒体记者来自五大洲东、西、南、北各个半球,他们中,有的已经加入外国国籍20多年,有的工作居留数年等待加入国籍,有的刚刚申请到工作签证。他们旅居海外,中国已多年未亲近,但中国国歌不会忘。

  激动时刻,我禁不住问:“朋友,你还会唱国歌吗?”他们异口同声:“当然!”美国《侨报》记者余小平已经旅居美国20多年,她介绍,在美国也有很多唱中国国歌的机会。美国很多华人侨团的庆祝活动开始时,都会唱中国、美国两国的国歌。但在空旷的黄河岸边、黄河石林里,数百人齐唱国歌还是移居美国20多年来第一次,心潮澎湃。

  《欧洲时报》记者刘勇是新移民,最开始以留学生身份来到法国留学。刘勇说,他在中国国内大学毕业后到法国,在法国居住已经15年,15年里再没有机会高唱国歌了。但在中国上学时唱国歌的情景还能想起来。现在,刘勇虽旅居海外,但依旧从事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工作,他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有义务把中国优秀文化推广到世界。他用一句学生时代的歌词表达了心绪:“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朋友,你渡过黄河吗?”是《黄河大合唱》中《黄河船夫曲》的歌词。在白银,黄河母亲用她宽广的胸怀迎接来自五大洲的华文媒体记者。

  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中部,位于古丝绸之路东段北干线上,是过黄河天险到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当年黄河边有五大渡口,索桥渡、虎豹口、乌兰津、鹯阴口,4个在白银境内。特别是鹯阴城,汉朝张骞、东晋法显、唐朝玄奘等都曾驻足。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黄河石林位于黄河干流龙湾河曲,黄河由东向西流过。据介绍,黄河石林生成于400万年前的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的地质时代。由于燕山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之风化、雨蚀、重力坍塌,形成了以黄褐色河湖相砂砾岩为主的石林地貌。

  《非洲华侨周报》记者陶禄雯第一次见到黄河石林,她形容:“近看石林,千姿百态;远观石林,群峰壮观。只见黄河、石林、村庄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动静结合,浑然天成。母亲河边的美景真的震撼!”来自香港《大公报》的张佳晴第一次看到黄河,她兴奋地说:“这就是传说中的黄河吗?真的是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德国开元网记者曹予欣第一次亲手捧起黄河水,他说:“第一次来到黄河石林,看到了几百万年沉淀下的中华美景,黄河石林呈现了让人无法用词语形容的奇观,并与母亲河相依相伴,景色极致。”

  朋友,你渡过黄河吗?

  羊皮筏子原始而古老,来自黄河,古称“革船”。它是用羊皮吹成气囊联合起来做成的浮船,是黄河的水上交通工具。羊皮筏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华文媒体记者有幸尝试乘羊皮筏子渡黄河,聆听了筏工娓娓道来的母亲河故事。根据筏子大小不同,筏子由1名至8名筏工驾驭,由谙熟水性、经验老到的筏工掌桨领航,其他筏工统一听从号令。古时黄河水道既无水文资料,又无导航设备,运送过程十分凶险,所以形成了很多禁忌,如每次开筏前,筏客们都要沐浴净身,选好“黄道吉日”,然后杀鸡宰羊,祭祀河神或龙王。他们十分忌讳讲“破、沉、撞、没”等字眼。路过一些“事故多发地”时,禁止乘客询问地名。漂流途中每见河神庙或龙王庙,都要停下来烧香磕头,祈求一路平安。

  澳大利亚新金山传媒记者陈宝泉旅居澳大利亚20多年,第一次来到中国西部,第一次坐上羊皮筏子,他不停拍照感叹:“这样的美景,澳大利亚真没有。”香港《文汇报》马静评价:“乘羊皮筏子是感受黄河石林美景的最佳方式,传统又有特色。”《英国侨报》记者杨东华感叹,只有坐上羊皮筏子才能遐想联翩,感受古时候的情景。西班牙《侨声报》记者潘佼说,刚登上筏子,在黄河中漂流时有些害怕,但随即被黄河石林的鬼斧神工吸引。

  黄河岸边,来自世界的中华儿女感叹中国的壮丽山河。

  

  最忆边疆中秋月

  本报记者 高 炳

  “当我徘徊在落月漆黑的夜晚,当我怀揣新月初升的祈盼,渴望着海上再升起十五的月亮,让你的倩影在我心中飞翔……”28年来,每当中秋明月高悬,陈宝泉都会唱起这首自己创作的《月恋》,以此思念万里之外的故乡。

  1988年,30岁的他离开福州远赴墨尔本,在南半球的海滨城市开始了逐梦之旅。时光一晃近30年,当年年轻的逐梦者已生华发,对故土的眷恋却越发浓烈。

  今年中秋节期间,作为澳大利亚新金山传媒记者,陈宝泉和其他海外华媒记者一起,来到“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新疆,感受金秋时节古老丝路上的独特魅力。

  壮阔边疆丝路美

  新疆阜康市位于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早在汉唐时期就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驿站。

  9月27日,华媒记者团探访了阜康市阔克胡拉和吐勒巴尔两个哈萨克民族风情园。目前,园内共有经营户102户,毡房204座。阿肯弹唱、民族婚俗、民族歌舞、刺绣等哈萨克风情展示项目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随后,海外华媒记者来到天池景区,雪山下的天池泛起粼粼波光,美不胜收。“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新疆,壮阔的天池足以与阿尔卑斯山相媲美。”《欧洲时报》记者刘勇慨叹,古老丝路上竟有如此清秀灵动的美景,令人印象深刻。

  “今天,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片梦中的土地,切身感受到了新疆的飞速发展。”陈宝泉兴奋地说,广袤的新疆大地雄伟壮阔,多民族聚居融洽和谐,令人肃然起敬。

  屯垦精神世代传

  在石河子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华媒记者深入了解老一代兵团人屯垦戍边的故事以及代代传承的兵团精神。其中,“戈壁母亲”的故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上世纪50年代,来自山东、湖南、甘肃、陕西、上海等省市的数万名女兵怀揣梦想来到新疆戈壁荒滩,谱写了能吃苦甘奉献的壮丽篇章。

  在一幅支边青年进疆50周年纪念的照片前,华媒记者们驻足良久。照片中的每一位老人背后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韶华易逝,当年的支边“青年”已不再年轻。

  当《送你一束沙枣花》的背景音乐轻轻响起时,美国《侨报》记者余小平感慨万千:“我以前不了解石河子。今天看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座几代人用青春奠基而建起来的城市,是一座有精神的城市。由此,我补上了对新疆认知的重要一课。”

  “既是此身许塞外,宜红柳,似白杨。”看到这首描写第一代兵团人生活的词句,陈宝泉动情地说,“60多年前的那批军人怀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信念,立地成农、屯垦戍边,创建起一颗‘戈壁明珠’;如今,几代人的汗水浇灌出一片绿色的海洋。此行来到新疆,耳闻目睹、切身感受兵团人的故事,怎能不为之动容、震撼!”

  4天的丝路新疆行,华媒记者还惊叹于吐鲁番坎儿井水利系统的壮观、乌鲁木齐边检站女子旅检科警员的风采。“这次丝路行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西部的人文风貌和历史沉淀。”余小平总结自己此次新疆行“感触良多,收获颇丰”。

  陈宝泉终于实现了中秋节回到故乡的梦想。“月明之夜,我走在乌鲁木齐的街上,四周尽显优雅宁静,宛如回到了福建的家乡。”他说,“多年来漂泊海外,此次在祖国边疆唱起《月恋》,心绪难平。这是28年来最美好的一个中秋节。”

海外华媒点赞大美丝路
责编:高 炳 邮箱:abc29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