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被誉为“青蒿素之母”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示祝贺时指出,屠呦呦的获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
●“治疗疟疾的最大进步”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并成为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是无法估量的。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她带领的团队从传统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不仅快速、高效,且抗药性小。世界卫生组织评价该发现为“近50年人类治疗疟疾的最大进步”。
津巴布韦卫生部抗疟项目负责人姆贝里库纳什说,津巴布韦卫生部2010年—2013年进行的一项跟踪调查显示,服用青蒿素抗疟药物的疟疾患者治愈率高达97%。在西非的贝宁,当地民众都把中国医疗队给他们使用的这种疗效明显、价格便宜的中国药称为“来自遥远东方的神药”……
● 一株小草影响了世界
青蒿是我国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通常长在山野地头,外表朴实无华,却含有治病救人的魔力。在屠呦呦出生时,她的父亲以《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其取名。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没想到,屠呦呦正是用诗句中的这株小草影响了世界。
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抗药性。尽快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成为全世界科学家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1969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两年多时间里,屠呦呦和同事们翻遍中医药典籍、广泛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历经380多次实验、190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希望能找到治病良方。然而,青蒿提取物对实验对象鼠疟原虫的抑制率仍然只有12%—40%。
心有不甘的屠呦呦重新翻查古代文献。有一天,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原来里面用的是青蒿鲜汁!
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进行的第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检测结果: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 亲自试服青蒿素药物
1973年,青蒿结晶完成;1984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青蒿素的人工合成;200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这些成就,凝聚着包括屠呦呦在内的中国科学家的无数心血。为了确保安全,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曾亲自试服。由于当时科研条件简陋,盛放乙醚的大缸时常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它的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是大家多年集体攻关、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屠呦呦表示,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能为世界医学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人的成果被国际认可,关键是真正解决了问题,挽救了许多生命。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