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9月14日 星期一

期待桃李满天下

陈笑雪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9月14日   第 08 版)

  图为李桃(左三)和学生在一起

  李桃任教于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主要负责中高级汉语班以及一个商务汉语班的教学,同时开展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工作。初到俄罗斯,语言不通,好像经历着文化休克。她不断鼓励自己:要主动去了解,去发现。

  有一次,她需要从保安大叔那里借教室的钥匙,可由于俄语很差,连数字都说不清楚,结果灰溜溜地被保安大叔训了一顿,只能让学生帮着去借钥匙。自此,她从俄语中的数字开始,努力自学俄语,不久就能够流利地进行日常生活的表达了。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保安大叔也开始学习汉语了,每天都会用汉语和她打招呼:“你好,谢谢,再见。”这一日常生活中的发现,让李桃切身体会到了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学好语言,会赢得尊重和友谊。

  由于是小班教学,李桃与学生们的互动非常多。在学期结束的最后一节课,她决定请商务汉语班的学生们品尝炸酱面。食材的准备与炸酱面的制作都是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参与,大家“打成一片”,场面其乐融融。李桃提议“干杯”,于是就有学生举起饮料用中文说祝酒的话,将商务汉语课程里刚学过的祝酒辞活学活用。在欢乐的气氛中,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说着中文课上学到的新词句。李老师在对学生表示鼓励的同时,及时地纠正着出现的错误。这样融入生活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认可。通过这种方式,也加深了师生对对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了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中俄两国关系全面发展的今天,两国语言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民间交往,特别是青年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多。让俄罗斯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增强两国人民的互信和理解,成为李桃汉语教学义不容辞的使命。

  每天上课的前20分钟,李桃都会播放一个有关中国文化的小短片。看完以后,让学生复述内容,并且回答问题。在培养学生的中文听说能力时,她选用了国内最新的《我是演说家》的演说视频。一个短短5分钟的视频材料,往往有2000字左右的文字材料。通过这些演说,促使学生们了解了中国年轻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观点并开展讨论。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他们连续看了3次跟盲人有关的演说。一个学生对她说:“老师,我以前从来不知道盲人的生活是这样的,谢谢你让我们了解了社会的这个方面。”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李桃也正在逐渐了解着俄罗斯。如今,她愿意花更多时间深入探索这个国家的语言、历史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甚至希望在俄罗斯再多待一些时间。

  听闻2016年俄罗斯统一国家考试试行将汉语列入外语考试科目,李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认为这将极大地推动俄罗斯汉语教学的发展,也为正在学习汉语的俄罗斯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李桃在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教学中与学生们一同成长。“我希望当汉语成为世界语言的时候,我的学生遍天下。我的学生在与中国人交流的时候能够更了解中国,理解中国人。”她说。

和新加坡小学生面对面
汉语可以变着法儿学
在和平的天空下
独立——无价的成长
中国人眼中的时间
期待桃李满天下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