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9月14日 星期一

新拍电视剧《边城》

讲述腾冲抗战故事

仲呈祥 张金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9月14日   第 07 版)

  《边城》剧照:中共地下党梁文权(左,谭凯饰)面对日寇宁死不屈。

  这里所说的《边城》,不是沈从文的《边城》,而是再现抗战历史的新拍电视剧。

  1942年,我国滇西重镇云南腾冲沦陷,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栗柴坝惨案,国共行动组借用汪伪总力社的名义,围绕着锄奸和对钨矿走私进行调查等,与日军池田少佐及汉奸们展开了殊死较量。这是日前在央视和云南卫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边城》讲述的故事。由于《边城》编创者具有扎实的历史真知、高超的驾驭题材能力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冷峻思考,因此在诸多反思那场战争的影视作品中别开生面,具有独特的代表性。

  《边城》具有宏阔的题材视野。近年来,反映抗日战争的影视作品不可谓不多,要么是以正面军事冲突为主,要么是以敌后“锄奸”“拔牙”为主,大都将目光聚焦到敌我双方的军事力量或智谋对抗上,而较少思考这场战争的经济诱因。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的《战争经济学》认为,促成战争爆发的情形甚多,但战争真正的基本原因,“却是火药背后的那些因素,最终不外乎是统治欲和求利欲二者”。《边城》就紧紧抓住日本侵略者的“求利欲”这一战争诱因。“寻找钨矿”是这部电视剧的“戏核”,日本军人“号召商人们投资钨矿”就是为了筹集“军资款”,抽空中国人的血脉,永久获得这一战略物资。这样一来,《边城》就有了矛盾双方各自的合理动因。

  《边城》能引发观众对人类战争及其隐秘战线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近年来,影视界有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创作倾向,那就是解构经典、戏说历史,对战争隔岸观火,对和平不存信念,致使抗日“神剧”一再出现,谍战题材充斥荧屏。《边城》艺术地将人物巧合的偶然性寓于历史发生的必然性中,剧中的故事都能够在“二战”期间的云南腾冲找到历史原型,其中惨绝人寰的栗柴坝惨案,残忍杀害了中国平民290余人,死难者鲜血染红怒江,愤怒的昆明民众上街游行,声讨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等,都是真实的故事。这样,《边城》以高品位的史学自觉,将观众带入对战争与和平的正确的历史认知,较编造隐秘战线故事情节的作品来说,确实难能可贵。

  《边城》具有深邃的历史自觉性和激励当下的现实驱动力。以往一些影视作品,在讲述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故事时,往往将故事空间集中在中国中东部,而《边城》却选择了中国西南的云南腾冲。《边城》的编创者似乎在进行历史的追问,促使观众深入思考:一个是远在东海的岛国,一个是深处内陆的边陲小镇,二者相距遥远,为何肤色相同、文化相近的两个东方民族在这里展开了厮杀?是的,今日之中国已经崛起,实在难以想象:那时之日本何以能打通中国东北至西南的交通运输线?大半个中国为何迅速落入敌手而行将亡国?其实,日本侵略者在云南腾冲的兽行,其野蛮之程度、其手段之残忍,足以让每个了解历史真相的有良知的人汗毛倒竖。我们当然不能用敌人曾经有过的残忍来点燃仇恨,但对于给无数家庭和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不愿反思与认罪的军国主义分子来说,我们除了保持足够的历史自觉性和紧迫的现实驱动力外,还能做些什么呢?这就是《边城》更为重要的意义所在。

讲述腾冲抗战故事
一条路的抗日传奇
一曲中美盟军的赞歌
中国文联举行“抗战中的中国文艺”座谈会
连奕名推出新剧《左手劈刀》
人文综艺节目有了新玩法
责编:苗 春 邮箱:wenhuawanxi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