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9月09日 星期三

“蓉城”在国际分工中抢占产业高地

柴逸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9月09日   第 05 版)

  成都天府软件园
  资料图片

  成都双流机场附近有一座国际航空货运站,每天各种物品在这里短暂停留,然后或被带上飞机运往世界各地,或在此入关后分发到境内各个区域。当笔者来到货站时,许多箱子外面都贴着英文标签,上面的属性写的是“电子产品”。

  “这些电子产品只是普通类别的。假如是新款iPad要发往全球各地上市,那规模比现在大多了。无论是海关、物流的工作人员,还是安保力量,都会在现场异常忙碌,让产品在这里尽快通关并快速转运,以保证时效性和安全性。”陪同笔者参观的机场海关工作人员小李这样说到。

  如今,成都承担着全球2/3的iPad、60%的电脑芯片组和55%的笔记本电脑CPU生产,这些“成都制造”正是从这里走向世界。产品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成都在产业发展布局中的深思熟虑。

  在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成都紧紧抓住机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抢占产业高地,寻找国际分工合作中具有高附加值的领域。

  依照《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2014—2017)实施计划》,成都将建设“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并发展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13个重点推进产业。在制造业领域,成都提出“成都制造2025”,将“中国制造2025”转化成属于成都的版本,高端突破、中端崛起、低端提升。

  “要坚持集群发展理念,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沿着“产业链全景图”补链强链,进一步培育壮大企业主体,推动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协调发展,在现代商贸服务业、都市新型工业等领域打造一批产业集群。”这是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对成都产业提升的要求。

  事实上,成都的产业正沿着“补强产业链”的方向在实践。在成都经开区的招商办公室里,挂着一张表。这张表是汽车主要零部件构成表,一辆整车被拆分成22个总成、160多个分成。这里的招商人员,按照表上的需要,找出产业的空缺,有的放矢进行招商。这样的案例在成都随处可见。

  采访中,成都市投促委相关负责人为笔者列举了一组数据:今年1—5月,成都市相关领导赴成都以外开展上门促进工作13次,并在成都会见企业高层89次,形成可上门促进的重大产业项目89个,许多项目马上可以签约甚至动工。而在区市县层面,则有332批次到成都以外进行上门促进。

  截至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268家已经落户成都,其中境外企业196家,境内企业69家,而且这个数字仍在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即使与许多一线城市比,这个数字也毫不逊色。

  而落户在成都的外资企业则有6650多家,它们来自五大洲,尤其以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企业为主。英特尔、德州仪器、西门子……这些世界顶级品牌,在不约而同地加大对成都的投入。仅去年,成都市利用外资就达到了100亿美元。

  “立足成都、辐射西部、面向世界”,成都的产业正日渐融入全球经济并占据重要位置。

“互联互通”,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蓉城”在国际分工中抢占产业高地
成都元素闪耀世界
图片报道
责编:柴逸扉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