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9月04日 星期五

“中国的贞德”

追忆归侨抗日女英雄李林

林丽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9月04日   第 11 版)

  李林,原名李秀若,是福建漳州籍印尼归侨抗日女英雄。周恩来总理曾称其为“中国的贞德”,贺龙亦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

  “我们全家一直以为姑姑应该是在大学里当教授,我父亲还留有念想,到全国各个学校去打听。寻找半个世纪后,才得知她在战场上牺牲了,成了抗日女英雄。”李林的侄女李舟玲在漳州接受采访时说。

  今年正值李林诞辰百年,又恰逢抗战胜利70周年。近日,李舟玲与漳州侨界人士一起追忆这位印尼归侨女英雄的抗日救亡感人事迹。

  李林1915年出生于漳州,幼年侨居印尼。14岁时,她和弟弟李永成跟着养母陈茶回到祖国,定居漳州龙海市。

  随时准备对日作战

  “李林从印尼回到祖国,一个永不会磨灭的印象深深刻在她的脑海里:当时荷兰人对爪哇人实行专制统治与残酷的压迫,中国人到哪里都不自由,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她。”漳州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刘若贤说。

  1930年至1933年12月,李林先后入读爱国侨领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幼稚师范、集美女子初级中学。据集美中学老校友陈水杨回忆,随后,日寇侵占东北三省,入侵上海;陈嘉庚发回电报,称:“时至今日任何人皆应抱牺牲精神以与暴日抗!”

  “当时的李林得知这个电报内容后十分激动,第一次向祖国庄严宣誓,准备参加对日作战,为国牺牲。”刘若贤称,学生时代的李林爱听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的故事,热爱体育、舞蹈、美术,能说会写,为她以后成长为能文能武、骁勇善战的抗日女英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个显见的例子是,在就读上海爱国女中时,李林在作文《读木兰辞有感》中,发出“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语文老师对此篇作文破例给予105分。

  牺牲时年仅25岁

  1936年,养母陈茶病故,李林赶回石码奔丧,从此便与家人失去联系。1936年7月,李秀若北上北平前夕,取列宁的谐音,改名李林。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李林毅然投笔从戎,由北平来到雁门关外的抗日最前线山西。直至1940年4月,为掩护老百姓突围,李林不顾已有3个月的身孕,率骑兵连勇猛冲杀,抗击到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壮烈殉国,年仅25岁。

  李舟玲说,直到1986年,她父亲看到厦门电视台播放的6集电视剧《烽火侨女》时,强烈感觉到剧中李林形象及其经历,很像自己寻找半个世纪的姐姐李秀若。最终,经过有关部门联系、考证,得以确认。

  最近,李舟玲受邀重走姑姑在山西走过的地方以及牺牲的战场。她展示了从山西拍回来的照片,“姑姑是我们家族的骄傲,我们希望‘李林精神’能被世人记住。”

  漳州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林靖华表示,李林的英雄事迹震撼人心,作为漳州人民的骄傲,建议政府部门将李林的纪念活动和抗日战争纪念活动结合起来,以缅怀英烈,铭记历史。

  (据中新社漳州电) 

闽籍华侨在抗战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福建档案馆收藏《台湾革命史》
榕城抗日女英雄舒诚传奇
追忆归侨抗日女英雄李林
责编:王连伟 邮箱:gtbhwb@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