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8月29日 星期六

新姿古韵 魅力中方

刘显全 刘焕溪 谭锦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8月29日   第 07 版)

  荆坪古村全景图

  葡萄熟了

  百年老藤,硕果累累
  喻良球摄

  蒲海风光

  荆坪古村潘氏宗祠

  葡萄沟岩泉古寨

  中方斗笠
  谭锦屏摄

  蒲海长廊

  大地旋律——铁坡梯田

  湖南怀化中方县,地处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位居雪峰山下,所辖地域形似如意,沅水、舞水两大水系穿境而过。因交通优势明显,宋朝以前曾在舞水河畔的荆坪筑城,又因其处于黔城、芷江、泸阳三个驿站的中心,故设中方驿而得名。

  从长沙乘坐高铁到怀化南站约1个半小时,再乘车不足20分钟便到了以环境优美、生态宜居著称的中方县城。来到中方,当然要去藏在深山的“中国南方葡萄沟”摘葡萄、赏美景,而早已闻名遐迩的荆坪古村、中方斗笠、铁坡梯田等景点也不容错过。

  

  “南方葡萄沟”的葡萄熟了

  “南方葡萄沟”的刺葡萄熟得晚一些。初秋时节,与新疆吐鲁番葡萄沟齐名的“中国南方葡萄沟”——中方桐木镇大松坡村,当地独特的野生刺葡萄到了收获的季节。

  “湘珍珠”刺葡萄碧叶连天

  “南方葡萄沟”位于雪峰山下、舞水河畔,两边青山相夹,沟里碧叶连天,举目四望,刺葡萄园覆盖了整个山谷,俨然一片望不到尽头的“葡萄海洋”,晶莹欲滴的“湘珍珠”让每一个游人唾津潜溢。

  据专家论证,“湘珍珠”刺葡萄是唯一既可鲜食又可酿酒的纯中国血统的野生刺葡萄,因枝条长刺、主产湘西、形似珍珠被人们称为“湘珍珠”刺葡萄。如今,历经400多年的驯化种植,在中方县桐木镇大松坡村形成规模,2013年7月“湘珍珠”刺葡萄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大松坡村更被袁隆平院士誉为“中国南方葡萄沟”,并欣然题名。

  一条长长的走廊,一直延伸出去,融入进了整个葡萄园、整个葡萄沟,幽静的见不到尽头,唯有两旁的深紫葡萄,散发着果实成熟的芬芳,让人心神俱醉。

  穿过长廊,沿着道路的小溪,一直向上追溯,一片碧绿的湖水映入眼帘,站立在水坝之上,近看碧波荡漾,远眺山舞绿浪,那连接到山顶天际的葡萄园簇拥着一座座漂亮的农家院落,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恍若仙境。

  “百年老藤”结出稀世奇珍

  一排木头走廊把我们引向了半山腰的“百年老藤”农家乐,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神奇“百年老藤”。只见一株粗壮的葡萄藤主干撑起宽广的枝条,将半幅山坡以及整个农家院落都笼罩在藤蔓之下,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粒粒晶莹剔透、鲜美诱人。

  百年老藤的主人姓梁,老梁告诉我们,整株百年老藤覆盖面积达400平方米以上,树龄已有120余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最大的刺葡萄藤”。老梁还介绍,一般来说葡萄藤生长20年以后,产量便会开始减少,而这株百年老藤的年产量现在仍能达到6000斤,被葡萄专家称之为“奇迹”,这棵老藤结出的稀世珍奇,卖到10元一斤依然一串难求。

  “百年老藤”成了老梁的“摇钱树”,老梁家因其发家致富。他家的院子里总是高朋满座,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过去葡萄卖不出价钱,现在县里办了两届葡萄节,批发价从七八毛涨到二三元,我去年收入30万元,大家的收入都翻番了。”

  “野红”葡萄酒的中国血统

  如今,“葡萄架下的农家乐”已经成为当地群众争相发展的新兴产业,中方县旅游局还专门挂牌扶持了8家生态农家乐,准备大力发展葡萄旅游,实现葡萄产业的多元化。

  随行村干部告诉我们,自从县里举办刺葡萄节,着手打造葡萄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刺葡萄的价值也被逐渐开发出来,全县种植面积达4.5万亩,每年为果农增收3.2亿元。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湘珍珠”葡萄的果品附加值,该县成功研究出湘珍珠葡萄酒生产工艺,成功配制成了独具魅力的“野红”葡萄酒,被葡萄酒品鉴专家誉为世界葡萄酒领域继干红、冰红之后又一全新的葡萄酒新贵,是最适合搭配中餐使用的纯中国血统的葡萄酒。

  如今,“中国南方葡萄沟”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拥有紫秋葡海、葡海拾趣、松林听绿等10大景点,农户还积极将屋前屋后的葡萄架支高,在葡萄架下开辟出了一个个自然的休闲娱乐场地,发展“葡萄架下的农家乐”等农业休闲旅游项目,成为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游客10余万人次。

  

  “千年古中方“的名气大了

  荆坪古村——

  荆坪古村文化厚重

  与中方县城隔舞水相望的荆坪古村是由一个个小院落组成的明清建筑群。在荆坪村口,迎面是建于明末清初潘氏宗祠,整个建筑造型典雅、古色古香。原来荆坪潘氏为北宋名将潘美的后人。

  走进荆坪古村,悠远深长的八卦小巷、七星走位的古树葱翠、岁月辙痕的唐代古井、祈福平安的太极石鱼……在荆坪古村每行走一步都能够领略历史的厚重、古村的恬静,整个村落像是凝固在了永恒的时光里。

  在荆坪,最不能忽略的一处废墟是潘仕权的故居。潘仕权当过乾隆皇帝的启蒙老师,懂音律、会占卜、掌礼乐、著述颇丰,《四库全书》都存有他的书目。潘仕权的故居规模据说很大,但现在只剩下几堵残墙诉说着岁月变迁,沧海桑田。

  如今的荆坪游人如织,游客们在悠长的小巷散步,缅怀旧事,谈古论今。若是饿了,在古色古香的农家乐里,在木制的亭台楼阁尝几道农家菜肴、喝几盅农家米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中方斗笠——

  乾隆贡品蜚声海外

  在中方县,斗笠编织的历史可追溯到400多年前。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时任太常寺博士的荆坪人潘仕权执掌宫廷礼仪,他回乡省亲返京,将家乡出产的斗笠献给乾隆皇帝,得到乾隆赞赏,从此中方斗笠成为贡品。

  小巷深处,老匠人倚门而坐,手上是已成雏形的斗笠,细细的篾条在指间来回穿梭,阳光斜照,光影跳跃,令人着迷。据了解,中方斗笠是怀化市首个打入国际市场的创汇产品,中方因此获得“中国斗笠之乡”的美称。如今,中方县年产、销售斗笠400余万顶,销售收入近1亿元,产品销往全国20余个省区市,还漂洋过海远销至日本、美国、新加坡、荷兰等多个国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斗笠的实际用途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中方斗笠并不甘于沉寂。中方斗笠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们可以挂在墙上认真欣赏、拿在手上细致把玩的精品美物。针对世界各地不同风情,中方开发出大小、规格不一的工艺型、观赏型斗笠,目前共有30多个新品种,其中直径20至50厘米的礼品型斗笠因编织技术精湛,受到欧美客商青睐。

  铁坡梯田——

  大自然妩媚的曲线

  在雪峰山下的江坪古村,旭日撕开雾霭,大自然展露出最诱人最妩媚的曲线。视野所及尽是一望无际、层层叠叠的梯田,如同一排排海浪汹涌而来,却在瞬间静止、凝固。只见梯田如链似带,坡面平滑;梯田与梯田首尾相连,层层依偎,高低错落。梯田顺山势而造,从山脚一直蜿蜒到山顶,依高山而上的宛若天梯,绕小丘而上的仿似田螺,引人入胜,别有意趣。

  这就是传说中的铁坡梯田。地处雪峰山脉深处,位于中方县铁坡镇黄建村与江坪古村之间。黄建村建于梯田之上,海拔720余米,江坪村建于梯田之下,海拔500余米,落差超过200米。上千亩梯田从高到低不断延续,就像一件纹理分明的长大衣衫,熨帖地在山体上起伏,并随着季节不同变换色彩。

  “春看水光龙鳞,夏享绿波荡漾,秋收金色海浪,冬叠白雪千层”,这正是铁坡梯田的生动写照。此时正值盛夏,碧绿的稻田沿着田埂层层叠叠地蔓延开去,与田间房舍、袅袅炊烟、劳作的人群,共同构成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

  我们一行人来到梯田之中,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迹,更敬佩当地居民的坚韧与智慧。当地人告诉我们,黄建村与江坪村的村民都是明朝初年从江西移民而来。今天的铁坡梯田,是两村一代代居民在600多年时间里,用石头和泥土,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而成,是靠天吃饭,也是与天争命。我们感悟,他们守望家园,为世界延续着一种坚韧的生命力量和心灵的启示。

新姿古韵 魅力中方
责编:栾峰 邮箱:luanfeng5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