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8月20日 星期四

这些年有了玫瑰,其实更久远的是文化

胡珉瑞 陈振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8月20日   第 05 版)

  8月16日,河北邢台新人们举行汉式集体婚礼迎“七夕”。
  (黄 涛/人民图片)

  江苏苏州,草编情侣走俏“七夕”。
  (王建康/人民图片)

  日本东京迪士尼乐园庆“七夕”。日本的七夕节源自中国,不过日期挪至公历7月7日。
  新华社记者 马 平摄

  中国古典爱情故事,最知名的有4个。

  与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最大的不同,牛郎织女的传说享受特殊尊荣——对应一个重要的节日:七夕。千百年来,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一年见一面的故事,打动人心无数。

  今天又是七夕。作为传统文化,七夕在而今浓郁的商业氛围之中、繁多洋节冲击之下,顽强生存并适应时代。玫瑰和巧克力渐渐成为七夕狂欢中的新符号。七夕变成了人们观念中的“东方情人节”。从餐馆到商场,到网上,满是七夕的宣传海报。

  哲人说,抛弃传统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今天,我们不妨驻足回首,温习一下几千年历史中七夕的来龙去脉和它厚重的文化内涵。

    

  变迁:来自星星的节日

  起初,七夕是一个有关星星的故事。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经·小雅》中的这段文字,是现存文献中最早关于牵牛星(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记载。

  上古时期,中国人就已关注到这两颗星星的移动变化。农历七月初一,黄昏时分,银河呈南北向,织女星出现在东方的天空,说明一年进入了秋季——这便是七夕最早的意义。

  七夕从七月初一挪到初七,并正式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是从汉代开始的。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七”是一个特别的数字,在阴阳观念中代表着阴的一极,被认为与女性的生理变化有密切关系。所以,七月初七的七夕节渐渐和女性产生了关联。《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七夕之日,宫女聚会在宫中,一同穿七孔针,比较女红水平。宫女嫔妃还要聚集在百子池边,接缀五色缕,游玩作乐。七夕乞巧和斗巧的习俗,以及追求爱情的文化内涵,已见开端。

  同样是汉代,牛郎织女的故事渐渐成型。

  人们将上古时期的两个星宿,逐渐变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战国竹简中,牛郎织女已经存在爱情关系,但在上古的传说中,二人最终未能在一起。因此,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存在嫁娶禁忌,是日娶亲,丈夫就会抛弃妻子。东汉末年所作的《古诗十九首》,完整讲述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故事。在这一时期,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衍生出了鹊桥相会的情节,并且一年一会的故事结构基本定型。

  今天我们关于七夕的概念,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

  牛郎织女故事和七夕节逐渐融合。北齐文献《玉烛宝典》记载了七夕之日,二星神相会,人们设宴祈祷的场景。牛郎织女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中,唯一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的一个。同时,传至今日的七夕习俗也基本产生。除了乞巧以外,求子、晒书、乞求富贵长寿的习俗也被创造出来。

  唐宋以降,七夕节庆蓬勃发展。五代《开元天宝遗事》中详细记录了唐朝皇宫中七月七日的游乐活动:人们对着牵牛织女星,穿针缀线,乞巧求福,宴饮达旦。白居易长诗《长恨歌》也描绘了七夕“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场面,说明当时七夕节已经被赋予爱情内涵。

  宋朝市民阶层兴起,对七夕的庆祝从宫廷走向民间,《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文学作品,展现了市民阶层在七夕前后穿新衣、备瓜果、折莲蓬,焚香望月乞巧的盛况。这些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乃至今日。

  意蕴:从渊源看习俗

  七夕发展到后来,成为了一个时令性的综合节庆。

  它的习俗越来越丰富,囊括了乞巧、求子、求丰收甚至求功名等多种活动。到今天,人们更多地将它视为“情人节”,寄望夫妻团圆。

  而每一种习俗,又都与我国古代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七夕节事实上更像中国古代的“妇女节”。据说楚怀王初设七夕,妇女们已经开始穿针乞巧。穿针,是七夕习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穿针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象征着手工缝纫业。男耕女织的生产形态中,女红制作的“巧”和“拙”体现的不仅是妇女能力的高低,还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状况。所以通过穿针的演练来乞求心灵手巧,是当时社会和自然追求。同时,穿针的意象也有男女交合之意,针和线分别象征男女的生殖器官。

  宋人庄季裕在文章中曾记载了当时襄阳正月二十一穿天节的情景:妇女在河滩中寻找有孔的小白石,用丝线穿过,系在头上,以求得子。这也是和穿针有着相同源头的民俗活动。

  自古以来,关于七夕的描述,都离不开饮食。早在汉代,徐婕妤就在宫中雕琢莲藕,以取悦刘邦。宋代也继承了雕刻花瓜的习俗。而古籍文献中对七夕的描述,也皆有陈列瓜果一项。宋代《梦粱录》中记载,临安七夕之前,街坊以新果互赠,祭拜之前,又要以木瓜先入。瓜果在七夕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规律决定的。夏末初秋,正是水果和瓜类收获的季节。人们在此时享受夏收的成果,感谢自然的馈赠,并且祈愿秋收顺利,正是七夕饮食文化的核心。

  和端午、中秋一样,七夕也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食物——巧饼。巧饼起源于南宋,是一种图形的面饼。其所以如此,一来七夕的日期包含两个“七”,皆为极阴之数,而圆形之物崇阳,可以辟邪;二来七夕之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吃圆形的饼子,寄托了对爱人团聚的美好祝愿。

  七夕一般在立秋前后,此时天气即将转凉,“秋老虎”只剩尾巴。所以,人们要赶在入秋之前,将家中贮藏的东西放到太阳下面曝晒,起到防霉杀菌的作用。汉武帝专门建曝衣阁,七月初七便命宫女将宫中棉衣拿出晾晒。魏晋以后,随着纸质书籍的推广,晒衣习俗演变为晒书习俗。当时富贵人家甚至会将家当全部晒出,攀比炫耀。

  七夕还有一个别名,叫做“魁星节”。魁星是掌管凡间读书人功名的星官。七夕的产生,源于对星宿的观察和崇拜。同时,每年秋天正是古代科举乡试的考试时间。所以,在入秋之前祭拜魁星,乞求秋试中举,自然成为了传统社会的习俗。

  传播:从中土到海外

  七夕文化不仅在中国本土绵延不绝,而且还在海外落地生根。

  传播到朝鲜、韩国和日本等东北亚地区的七夕文化,演变成各自的传统文化而被保留和发展。

  在日本,七夕是五大传统节日之一。日本古代诗歌集《万叶集》,共收录了130首七夕诗歌,大多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这些七夕诗歌,最早的出现在公元7世纪中期。这说明,早在盛唐以前,关于七夕的传说就已经传入日本并广泛流传了。8世纪中期,随着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不断前往中国,七夕节的习俗也逐渐被日本吸收。公元751年,史籍最早记录了日本皇宫的七夕乞巧活动,除了宫女比赛织丝,皇宫内还开设宴席、举办相扑比赛和诗会。在和中国明朝同一时期的室町时代,日本在七夕节新增了插花等活动。一直到江户时代,七夕习俗才渗透到民间,在整个社会流传开来。

  七夕在日本的传播,除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还有其自身的文化渊源。早在牛郎织女故事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就有棚机津女的传说。棚机津女是河流旁边为天神织衣的女子,每年等待与天神会面一次,与中国织女具有一致的身份。因此,牛郎织女故事传入日本之后,迅速被上流社会接受。也正因为寄寓在七夕上的传说和信仰并不完全是外来文化,日本的七夕习俗保持着相当的个性。受河岸棚机津女的影响,在明治以前,7月7日还是民间祭祀水神的日子,人们在河边洗除污秽和罪恶。在宫廷之中,每逢七夕,文武官员一起吟诗作赋。这些节俗在中国的七夕文化中,都是没有见过的。

  1873年,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废除了旧历,七夕就放到了公历7月7日。在现代潮流冲击下,包括七夕在内的“五节供”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近年来,传统文化再次复兴,七夕在日本也随之重获重视,成为了以儿童为核心的祈愿节庆。七夕之际,儿童将写满祝愿的五色彩纸挂到竹竿上,乞求成长顺利。

  而在朝鲜半岛,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壁画早在公元407年就已经出现。到公元10世纪之后的高丽时期,七夕已经在朝鲜半岛成为重要的节庆。王室会在七夕当天祭祀牛郎织女星,而民间也学习到了中国的传统习俗,甚至在人名中也出现了“七夕”的字眼。时至今日,朝鲜半岛的韩国依然保持着七夕晒书、曝衣、乞巧、摆瓜果、拜北斗星等习俗。不过,韩国人在七夕节的饮食与中国有所不同,面食和南瓜是他们在这天会选择的食物。

  随着华侨华人更多地走向世界,七夕节也在各国以“单身派对”等形式落地,与当地文化融合,更为实用。

    

  链接:

  七月初七来说“七”

  上古时期,七夕的准确日期并不确定。直到汉代,才将七月初七正式定为七夕日。七夕在古代,又称为“重七”或“双七”。这样的重叠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七”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有特殊意义的。

  首先,初七是“人日”。《汉书·律历志》也说:“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所以,七与人类的生殖繁衍关系密切。七夕有求子习俗,也与此相关。

  其次,七是极阴之数。《淮南子》说:“阳生于子,阴生于午。”从子到午,刚好七天。而以七夕作为女子乞巧的节日,与“七”的阴数属性也有关系。

  最后,七在古代记历中有节点意义。古时,人们以月亮盈亏计时,一月分为四个七日,是为一周。七夕最初也是计时性质的节日。

  (胡珉瑞整理) 

    

  鹧鸪天·七夕

  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七夕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本版制图:潘旭涛

这些年有了玫瑰,其实更久远的是文化
食物·爱情·诗歌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