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8月11日 星期二

悲歌一曲惊天下(诗词鉴赏)

林庚白《姚营长歌》赏析

周笃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8月11日   第 07 版)

  宝山城头天如墨,突围转战夜深黑。

  堂堂好汉姚子青,能以孤军一当百。

  海云低垂风怒号,危城四面炮声高。

  援绝弹尽短兵接,全营身殉无肯逃。

  血肉头颅争飞舞,一寸发肤一寸土。

  覆巢几见卵能完,断脰犹闻勇可贾。

  许远张巡今见之,先声直欲吞东夷。

  但使武将不怕死,中华会有收边时。

  里闾闻报皆涕泣,壁上群胡亦于邑。

  浩气直争日月光,雄风真使懦夫立。

  古来多难乃兴邦,国有干城非可降。

  八公采石无此壮,行看饮马松花江。

 

  这首诗是中华诗词研究院最近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诗钞》中的作品。本诗作者林庚白(1896-1941),福建闽侯人,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才气纵横的大诗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被推为众议院和非常国会秘书长。抗战军兴,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不遗余力。1941年被日寇枪杀于香港。

  林庚白为南社健将,诗风魁奇俊迈,有“一代诗人”之誉。抗日诗作,尤为杰特,广为传诵。作为一个忠诚的爱国者,他对毛泽东寄望殷殷,赠诗有云:“湖南人物能开国,况出山川百战余。天险江流知有意,翼王不渡为君驱。”(《寄延安毛泽东先生》)

  这首《姚营长歌》作于“八一三”事变期间,是这场卢沟桥之后的最惨烈的战斗之实录。九十八师五三八团三营营长姚子青奉命坚守宝山,痛击来犯日军,血战六昼夜。在使日寇付出惨重代价后,终因寡不敌众,全营五百健儿壮烈殉国。他们与城偕亡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震惊了全世界。

  这是一篇歌颂英雄功烈的铭诔体的作品。《文心雕龙》诔碑十二云:“周世盛德,有铭诔之文……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此类文体以简洁庄严述功德,致哀感为特色。庚白此诗用笔凝重,赋情恳挚,立意高远,为我们塑造出集体英烈的群像,不愧为精品力作。

  前十二句写惨烈的战斗:宝山城头天黑如墨,深夜突围,惊心动魄。姚子青身率五百健儿与成千上万的倭寇搏杀。海风怒号,炮弹狂泻。战士们只身肉搏。“血肉头颅争飞舞……断脰犹闻勇可贾”,血肉喷涌,头颅滚动。“断脰”,即砍断了脖子,“勇可贾”,即余勇可贾,意谓虽头断精神不死,还有多余的勇气可以使出来。极言其气吞山河之壮志。正如《国殇》所云:“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它把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不屈之精魂写到极致。

  后十二句则言其历史地位与巨大影响。许远、张巡是安史之乱中抗击叛兵的英豪。唐天宝末年、以数千兵马死守睢阳,与叛军接战四百余次,斩杀敌军上万,被俘不屈而死。此处以姚营烈士比之。“先声”句言其忠勇之气可使倭奴丧胆。继言不但上海民众为之痛哭,连作壁上观的租界洋人(群胡)也为之于邑(流泪),这种精神真可与日月争光,使懦夫奋起。有如此干城(盾牌和长城,指栋梁之材),定可多难兴邦、国基永固了。最后以东晋时淝水之战大败符坚于八公山,南京时虞允文大胜完颜亮于采石矶两个史事,赞美此战的神勇伟烈,并充满信心地预言,饮马松花江、驱除日寇指日可待。

  这首歌行以浓笔重墨、奇情壮彩,展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之国魂和抗战必胜之信念,是抗战诗歌中的精品,值得我们珍爱与学习。

抗战牵动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祝贺中华诗词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白求恩
悲歌一曲惊天下(诗词鉴赏)
祖国之恋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