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8月10日 星期一

反法西斯新片:

开拓新角度 体现新追求

本报记者 苗 春 受访嘉宾:张 东(八一电影制片厂原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8月10日   第 07 版)

  记者: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的10部新拍电影中有5部已经拍摄完毕,这些影片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张东:这5部电影中,有一部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拍摄、聚焦冀鲁豫根据地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根据地》,其余4部都是故事片,而且和八一电影制片厂有一定的关系:《百团大战》和《战火中的芭蕾》是八一厂拍摄的,《开罗宣言》的剧本由八一厂副厂长刘星创作,《诱狼》的导演是八一厂的安澜。《百团大战》《开罗宣言》从片名就知道影片内容,《战火中的芭蕾》讲述的是日军投降前期,一位负伤的苏联情报人员羁留东北,与一位学芭蕾的女孩发生的爱情故事。《诱狼》讲述了黄土岭战役中我八路军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并将其击毙的故事。

  记者:《百团大战》如何体现国产主旋律大片的特色?

  张东:2005年公映的《太行山上》和今年摄成的《百团大战》,都是主旋律电影,力求以抗日战争为大题材,打造场面浩大、故事宏大、人物伟大的中国当代战争大片。《太行山上》力图全面反映八路军的抗战史,抓住平型关大捷、太行山根据地建立、国共双方的合作与摩擦以及国民党高级将领郝梦龄舍身抗敌、八路军黄土岭击毙阿部规秀等典型事件加以表现;影像呈现上力求表现现代化的战争,邀请了著名演员梁家辉、刘德凯、李幼斌出演,也追求国际化,所以当时反响很好。

  今年《百团大战》把这些意图贯彻得更强烈。历史上,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1940年8月20日至12月15日间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战斗。影片力图完整地表现八路军的105个团参与百团大战的故事。导演宁海强说,他想拍一部纯粹的战争片,所以影片没有纠缠历史上对这一场大战的认识分歧,而是追求战争的质感,把打仗拍得很直观,展现了破袭战、铁道战、山地战等各种作战方式,也把重要力量放在怎么塑造彭德怀以及一些普通战士这些人物形象上,体现出他们的个性和血性。这部影片还批驳了社会上一些抹杀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功绩的谬论,强调我党领导军队和民众在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记者:《开罗宣言》的独特意义是什么?

  张东:今年我们注重把中国的抗战纳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范畴去理解,这部片子恰好紧扣这一点。它具有宏阔的国际背景,展示了二战期间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大环境,表现了美英苏中这4个大国在整个反法西斯斗争中复杂的政治较量,在雅尔塔会议前后各自采取的许多行动。影片以重庆大轰炸开篇,从一个国民党情报人员以及他的日籍妻子组成的家庭为起点,展现了那一历史时期国际国内的许多重大事件,比如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开罗宣言》的产生,雅尔塔会议过程中有的节骨眼上想牺牲中国的利益,蒋介石政府奋力争取国家利益等,毛泽东和延安这条线也穿插其中。影片号称出现了154个历史人物,但给每个人的戏都有一定的内容,人物的丰富性和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把握都还不错。演员阵容也很强大,比如宋氏三姐妹是由陈冲演宋庆玲,刘嘉玲演宋美龄,于紫菲演宋霭龄。外国演员中饰演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的演员,也都既达到一定的神似也有些形似,胡军、何政军等主要演员也挺有明星范儿的。总的来讲,这部影片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新的角度,我们过去的抗战影片大多限于描绘国内的抗日斗争,这部电影着眼于全世界,从历史的角度反映了宏大的时代背景,展现了大国风云,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表现也有传神之处。

  记者:《战火中的芭蕾》又有哪些新意?

  张东: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段美好的爱情在战争环境中被扼杀,体现了战争中普通人对真善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正常的人情人性,对战争的罪恶进行了反思。影片涉及跨国爱情、芭蕾等纯美的东西,有艺术片的范儿,总监俄罗斯著名导演米哈尔科夫带给影片与当下中国电影不一样的氛围和格调,一些场景非常震撼人心。我们的国产战争电影这些年也在改变。战争片主要是表现战争,但打仗、战斗只是战争片的一角,不能弄得过窄,认为战争片就只是战斗,还要再广泛点。

  记者:这些新片的票房前景会是怎样的?

  张东:已经拍竣的这5部影片预计大部分将于8月下旬在院线公映。必须指出,它们和《风声》《金陵十三钗》这些商业片不一样,还是偏重主旋律,力图表现一种民族精神,也希望自身对战争的艺术呈现有一定特点,从而获得一定的票房竞争力,赢得观众。不能否认,主旋律片有的做得不太好,导致观众有些误区,认为主旋律电影不好看,爱说教。《太行山上》当时票房还可以,但5年前和现在的电影环境有很大改变,大的文化环境、观众的欣赏口味都不一样了。比如暑期档的卖座电影以喜剧为多,观众主体是16岁到35岁,这些反法西斯的主旋律电影对这些观众的吸引力恐怕不太够。其实即使在好莱坞,商业和艺术能够兼顾的电影也并不很多。我们的反法西斯电影要跟商业片来比票房,整体来讲是做不到的,但要说没有观众搭理,也肯定不至于。比如《百团大战》的营销如果抓住自己的特点,仍然会有自己的收获,即便票房不像那些商业大片那么高。

  记者:您心目中理想的战争片是什么样的?

  张东:不管什么题材的片子,最终关怀的都应该是人。观看反法西斯电影,一定不是听点枪炮声就完,关键还是要感受影片的人文情怀。战争年代渐行渐远以后,现在我们创作战争片应该能够更客观,更有思考,特别是对战争、对人性的思考,更关注战争对人类心灵的震撼、对人类精神状态造成的影响这些方面。现在世界各国的战争片也都在讨论这样的问题,探讨这些领域。比如好莱坞从《第一滴血》开始,就表现主人公兰博参加越战回来,性格有点扭曲,情绪和欲望失控;《生于七月四日》的男主人公是战场上的英雄,但后来成为残疾人,回归社会后克服困难,努力发挥自己的正能量。我国的《红樱桃》也表现了年轻的主人公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后,一生留下阴影。日本影片《望乡》中的慰安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为那段人生经历对她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从人类的角度而言,也许仗是怎么打的甚至胜利是怎么一步步得来的,这些战争的具体表现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去,但是战争对人性的深刻影响会长久地留存下来。

开拓新角度 体现新追求
电影人不计报酬 片中曲传唱至今(影史钩沉)
“中英文化交流年”中国文化季八月启幕
《勇者奇兵》带来正能量
盛夏北京 动漫狂欢
亚裔女导演的光影传奇
责编:苗 春 邮箱:wenhuawanxi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