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8月08日 星期六

协同发展一大战略 京津冀环保频出招

三地“拉手” 生态治理“加速跑”(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罗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8月08日   第 02 版)

  随着北京申冬奥成功,京津冀生态环境发展越发引起世界关注。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将实施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优化战略,推动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改委指出,要深入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引导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经验。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修订《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补上“最短的短板”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最为脆弱,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短的短板”。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大战略,该地区经济发展必须环保先行。

  “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有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但具体来看,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极为突出,而且到了难以承受和不可持续的程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刻不容缓。”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彭建强研究员表示。

  接受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如今国家在京津冀发展中首打环保牌有深刻用意。“我们不走西方国家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的老路,而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先治理污染,恢复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北京冬奥会召开更加强了该地区环境治理的迫切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对本报记者说。

  兑现承诺有益民生

  为兑现承诺,还给百姓一片蓝天青山绿水,京津冀三地早已开始联合治理生态环境。大气治理方面,三地联合防治。今年北京市在污染物减排方面锁定了重型柴油车、电煤、散煤、污染企业等重点方面,并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污染治理和减排;天津市自今年5月1日起,烟尘排污费征收标准和一般性粉尘排污费提高了10倍;河北向重工业开刀,大幅压减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生产。

  根据《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底,北京市要调整退出高污染企业1200家,天津市钢铁、水泥产能控制在2000万吨和500万吨,河北省钢铁产能压缩淘汰6000万吨以上。

  绿化方面,3年前,北京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河北去年启动了“绿色河北攻坚行动”,全年植树造林500万亩,今年将再造林420万亩。

  水治理方面,根据今年4月出台的“水十条”,京津冀地区要在2016年年底前完成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和地面沉降控制区范围划定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如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天气有较大幅度减少。今年1-4月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地级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

  联防联控完善机制

  京津冀唇齿相依,但产业布局、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存有差异。彭建强说,三省市地理相连,共处同一个生态单元,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而必须是“同呼吸、共命运”,采取统一行动,实行联防联治。

  “长期以来,京津冀各自为政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使京津冀内部在资源利用、产业配置、城镇体系规划等方面没有形成较好的区域合作和地域分工格局,缺乏跨行政区的统一规划,不重视自然生态系统建设,也不重视环保产业的转移升级,并且京津冀区域内部行政协调难度较大。”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徐建华认为。

  为此,国家提出要以联防联控的方式控制污染。徐建华说,制定环保一体化标准联防联控,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治任务,也是产业转移升级的要求。

  专家指出,三地联防联控,完全靠自觉很难达成共识,必须建立一种有效机制来制约。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认为,若要落实联防联控机制,需研究建立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统筹协调跨区域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相关事宜。

  有关专家建议,京津冀三地应建立生态环保联盟机制;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做好生态空间规划,全面加强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

三地“拉手” 生态治理“加速跑”(热点聚焦)
声音
农业合作“一带一路”是桥梁(市场观察)
连云港:梭子蟹批量上市
资讯快递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