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8月07日 星期五

“海绵城市”关闭“雨后看海”模式

柴逸扉 侯冰琪 刘康 赵静静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8月07日   第 08 版)

  每年7~8月,中国多地进入“雷雨模式”。这样的天气在带来丰富降水的同时,也考验着城市的“下水道”。北京“看海”、杭州“白娘子水漫金山”……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2012年以来,每年均有上百座城市发生内涝。

  如何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理念。这一理念目前正在中国一些城市尝试推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为读者介绍“海绵城市”的原理、实践案例与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1. “钢筋水泥”破坏天然“海绵体”

  何谓“海绵城市”?资料显示,“海绵城市”的核心定义在于修复和保护城市水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让城市成为“会呼吸的海绵”,能在降雨时有效蓄水、避免城市内涝;干旱时释放水资源,天然地起到调节作用。

  事实上,根据专家们的介绍,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块天然的“海绵体”。每当降水形成时,雨雪或直接降落在江河湖海;或通过湿地、绿地自然地面渗透到地下,一部分被湿地吸收,其余的下渗到地下河流,最终流入江河湖海。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版的城市模式全面流行,城市自然“海绵体”惨遭破坏。

  “大量的硬质铺装,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表示,硬化的地表使得雨水无法渗透。尽管各城市都修建了排水管道,但是一旦遇到强降雨也是“双拳难敌四手”。“排水口少、井口小、管道直径不够大、位置不合理,这些都使雨水无法全部流入排水管道,只能‘任性’地在地表‘乱闯’,如果降雨持续且强度不减,雨水更加无处可排,自然造成城市内涝。”

  同时,笔者了解到,各地大兴土木、填湖造地,扩大城市规模,将湖泊这个重要的生态平衡阀关死,破坏了整个水循环的良性运转,加剧了城市水生态的不平衡。

  “以我国北方为例,城市开发建设前,70%—80%的降雨可以通过自然滞渗进入地下,涵养了本地的水源和生态,只有20%—30%的雨水形成径流外排;而城市开发建设后,由于屋面、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导致的下垫面硬化,70%—80%的降雨形成径流,仅有20%—30%的雨水能够渗入地下。”

  章林伟告诉笔者,城市的开发建设破坏了自然“海绵体”,呈现了与开发建设前相反的水文特征,导致“逢雨必涝、雨后即旱”,更带来了包括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2. “海绵城市”设计重塑水生态

  面对自然“海绵体”遭破坏、城市内涝问题频现的状况,重塑城市“海绵体”,恢复自然水生态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

  “比如说两小时内降雨50毫米,得多大的管子才能把这个水一下子消化掉?这是不可能的。”在采访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认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排水的重要途径,它起到了很多下水道不能解决的作用。“关键就是要仿造生态,使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自然状态,先让雨水渗透,再把它们收集、蓄起来,不产生大的汇流。”

  那么,具体需要怎么做才能重塑城市“海绵体”呢?通过采访,笔者了解到中国已有一些城市开展了这方面的项目,形象地展示了“海绵城市”的原理。

  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的沙湾路,其中一个路段设置了有雨水收集与利用功能的浅草沟。它将植被下的土壤进行了分层。“最上面是植被覆盖层,在覆盖层中铺设了有孔的软式透水溢流管,中间是隔离层,最底下是蓄水的砾石层。因为颗粒大,空隙足,雨水可以储存在里面。”

  长沙市雨花区林业局工程师容振坤表示,通过建设浅草沟这种城市“海绵体”,每当遇到暴雨,土壤中的水分达到饱和有余时,水就会渗透进溢流管中,溢流管与市政排水管网相连,多余的水便能流进地下排水管中。

  另外,作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之一的浙江嘉兴市早在2011年就开始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打造“海绵城市”,即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留足生态用地,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此外,从建筑设计始,全面采用屋顶绿化、可渗透的路面、人工湿地等技术,促进雨水积存净化。

  “像我们社区里收集的雨水可以用来浇花、洗车、冲厕所,大大减少了家庭用水。而如果整个城市都实现了雨水收集并循环利用,那么产生的价值更是几何倍的增长。”从事透水路面施工的嘉兴盛装透水道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春明道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好处。

  3. 全面推广还需完整规划

  “海绵城市”的理念在部分城市得到了实践,而要向全国推广还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在采访中,陆克华给出了发展路线图。

  “一是抓紧编制规划,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二是明确建设要求,城市新区都要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统筹安排管廊建设;三是加强管线入廊管理;四是保障管廊质量;五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

  在陆克华的路线图里,解决资金投入是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目前我国已有16个“海绵城市”试点,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除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持,还将引入社会资本。“这个投入可以是社会资本,可以是管线单位、企业的投资,目标都是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好。”

  “‘海绵城市’的建设已在一些国外城市展开,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谈及我国推广“海绵城市”需要注意的问题,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焦胜教授认为,适度参考国外经验将有助于完善我们的规划,更好地建设“海绵城市”。“比如通过采用技术或法律上的措施来提高‘海绵城市’的建设质量和效果等等。”

  这样的经典案例有很多。像日本最具特色的技术手段是建设雨水调节池,有雨时,发挥调蓄功能,在非雨季或没有大暴雨时,发挥城市景观、公园、绿地、停车场、运动场和娱乐场所等多种功能。德国采用经济手段控制排污量。他们制定雨水费用征收标准,结合各地降水状况、业主所拥有的不透水地面面积,向业主收取应缴纳的雨水费。此项资金主要用于雨水项目的投资补贴,以鼓励雨水利用项目的建设。

  “但中国城市面临一个问题:中心城区面积大,建筑密度大。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制定可行性的建设措施。”焦胜谈到国外经验在中国的可行性时说,“在新城区的规划与建设中,要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运用在实践中,达到多种效应。一方面保留水系来进行滞留处理,另一方面建设雨水调蓄设施,用来净化水质、涵养水源、防灾减灾等,从而建立一套生态、环保的水生态循环利用系统。”

关于“疯狂老师”的冷思考(观潮亭)
“海绵城市”关闭“雨后看海”模式
科教影像志
“海绵城市”的他山之石
责编:张保淑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